古诗词中的“虚写”

2022-08-25 00:1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中的“虚写”》,欢迎阅读!
古诗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词中的虚写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7年第39

,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技法:指的是客观地反映绘畫对象,指的是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部分。在古代诗歌中,也是相对而言的,包括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一般情况下,包括四种类型:

1.虚幻世界。如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写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远远看见了明星仙女;玉女的纤纤素手拈着粉红的芙蓉,凌空而行,游于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着宽广的长带,迎风飘举,升向天际。诗人用神奇的彩笔,描绘出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2.梦境。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以繁华的梦境来反衬现实处境的悲哀。又如苏轼的《江城子·年生死两茫茫》,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梦中图景。

3.设想之境。如李煜的《虞美人》写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国雕栏玉依然存在,只是这番景象并不在眼前,所以是虚象。诗人将雕栏玉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又如柳永的《雨霖铃》,词中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中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诗人虚写别后的生活,着意抒发孤独寂寞之情。

4.从对面写——这是一种特殊的设想之境。如高适的《除夜作》: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通过写千里之外的亲人对自己的思念,衬托出客心悲愁,思乡情切。从对面写来,多写双方中的对方以己度人,虚写人实写己,两地相思,一样愁绪,读来诗味无穷。又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自己望月思念亲人,却说妻子独自望月思念自己(小儿女不懂得思念父亲,此处是衬托之笔);香雾一联,写出妻子望月时间之长,愈见盼夫早归情深;结尾想象两人会面团聚情景,相对无语,直到泪痕干。全诗皆为设想之辞,纯用虚笔,构思巧妙,如有神助,令人叹为观止,所以浦起龙赞为诗从对面飞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fd418218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