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对策

2022-12-30 09:24:0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对策》,欢迎阅读!
成瘾,对策,青少年,危害,网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对策

作者:茶艳娟

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10

要: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症的高发人群。本文通过对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深入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揭示了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并对如何减少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成瘾 危害 对策 一、青少年上网情况分析

2011年新浪网关于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查,在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中,青少年占60%成为了上网人群中的重要主体。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自己担任班主任班级的4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及统计结果如下表。

调查内容 统计结果

1.你经常上网吗?什么时间上? 经常(98%);周末(79%);放学就去(9% 2.你上网主要是干什么? 游戏56%);看电影聊天(41%);没目的(3% 3.你主要在哪里上网? 家里(7%);网吧(93%

4.每次在网上的时间是否比自己计划的长? 有时候(33%);经常(25% 5.上网是否影响到你的学习和生活? 没有(85%);有几次(15% 6.是否把上网当成是一种逃避问题的方式? 有时候会(78%

7.最长一次持续上网时间是多久? 23小时(57%);一天一夜(2%

由此次调查可以看到,笔者班里学生都上网,并且绝大部分学生的上网习惯是正常的。但是笔者也发现一个问题:班内有2名学生上网习惯非常不好,他们基本上每天上午和下午放学后都去网吧上网,周末几乎整天在网吧度过。更让人担忧的是,他们去上网没有什么目的,有时对着电脑也不知道干什么,但是一闲下来就还是想往网吧跑。 二、网络成瘾的特点及危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成瘾,是指对网络过度使用以致沉迷于网络所造成的心理困扰,其突出表现是:有强烈的上网渴求,上网时间长、频率高,社会功能(包括学习、工作及社交)明显受损。网络成瘾会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诱发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因为在网络世界里,人们的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得到隐匿,人们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同时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一些色情、暴力信息。

在对班内学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那2名放学就往网吧跑的学生已经有网络成瘾的症状,最明显的表现是:他们因为上网经常缺席课堂,也不按时交作业;同时,精神不好,睡眠不足,上课打瞌睡、无心听课现象突出;与班内同学关系冷漠,对同学漠不关心。 三、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因素 1.学校因素

由于教师的授课方式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与精彩的网络世界相比,吸引力略显不足,这无形中让学生将重点移到虚拟网络的娱乐中去。同时,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欠缺和心理健教育内容的单一化、投入简单化等问题,也使青少年网络成瘾形势更加严峻。 2.家庭因素

很多上网成瘾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在一些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更有甚者放弃子女,使他们备感孤独,从而被互联网吸引,习惯于向网络世界寻求感情寄托。 3.社会因素

主要表现为社会管理不全面,导致许多黑网吧出现。有些网吧在夜间12点以后照常营业,为学生提供通宵上网服务,更不会检查学生的有效证件,甚至会主动给学生提供假证件。 4.青少年自身因素

青少年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强烈,觉得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处理,但现实往往和他们的设想相反,而网络却给他们提供了自由自主的虚拟空间。 四、减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策

首先,学校教育方面。学校应多开展一些法制讲座、心理辅导讲座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多组织学生进行互联网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上网习惯。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参加社团,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二,家庭方面。父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善于发现孩子在生活、学习、交往中遇到的障碍,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快乐。 第三,国家应当继续完善与网络社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保护青少年的网上行为。 第四,青少年应该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学会控制上网时间,不到校外网吧上网,不浏览黄色页面,避免无节制地上网,杜绝通宵上网等等。 参考文献:

[1][]Patricia Wallace.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刘海鹰.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防治措施[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5.

[3]马文会.如何纠正网络心理”[J].心理与健康, 20032.

[4]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市保山中专技工学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13f1e3f0029bd64793e2c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