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 》教学设计

2022-03-28 05:1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匆匆 》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匆匆

《匆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准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水平目标:

1、有感情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

难点: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所搜集到的相关时间的名言警句。 2 听了这些名言警句,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揭题:80多年前有一位年轻的作家也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感怀,于是他写下了散文《匆匆》(板书课题,读题。)这位作家就是——朱自清.(板书:朱自清) 1、你了解朱自清吗?(生简介作者)

过渡: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朴素、精炼,文笔清新如如水,自然如风,令人回味无穷。在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文章里,他是怎样来抒发他的情怀呢?

设计意图:师生谈话,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相关时间的诗词、名言、朱自清的生平,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水平,由此也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本文自主阅读的状态。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1 整体感知:录音朗诵《匆匆》 听了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文章,不但要读通、读顺,还要读懂文中的每个自然段。 1) 老师选择几个难度的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正音。 2)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了什么?

3) 文中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媒体映示句子: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指导有侧重点地读好问句。

(1)指名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疑惑。

(2)假如要强调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该怎么读?指名读、齐读。 3小结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就有不同的读法和感受。

设计意图:紧扣题眼,用不同的语气朗读重点语句,通过不同角度的朗读,引导学生获取不同的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获得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三、 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1、课文中,作者以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具体形象地描述了日子的来去匆匆,请同学们细


细读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读读品品,并在旁边做些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读自悟。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个环节指导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实行品味,在读读写写中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3、交流,随机出示语句,相机指导朗读。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A、指名几声读,谈体会。(在交流中了解作者使用比喻的写作方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B、请读的出色的学生介绍为什么能读得好,让学生们明白怎样读进文字中去。 C、小结方法:朗读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就能把文章读好。 D、使用上述方法朗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教学时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自己朗读喜欢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独特体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师生共同研读讨论重点句段,有利于解决重难点,也体会了课堂的互动。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圈画:“水盆”“饭碗”“双眼”下面加点。 A、读了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B、学生评议:他读得怎样?听了同学的朗读,你还想到了什么? C、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但仅了解内容,也不但是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使用语言。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老师持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读后的感受,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说话,落实了读的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积累语言,使用语言。 3)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A、教师范读,你能体会到什么?是你想到了那些时光飞逝的词? B、时间能“跨”能“飞”,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谁也能把日子的这种飞逝的感觉读出来?和老师比一比。指名读。 C、男女生赛读。

D、喜欢这个句子的同学站起来读。设计意图:该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个性化阅读的时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真正达到有感情朗读的要求。 四、配乐齐读,深化情感

1学生配乐读第2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

2、此刻让我们再来回味文章开头的问句,你是否有新的体会呢?再读。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的设问句在课堂首、尾的使用,既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又对理解文章的内涵起到了很好的协助。 五、总结全文

既然日子这样容易匆匆而逝,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品味,寻找答案。 六、作业

1、课外读一读《跟时间赛跑》


2收集相关珍惜时间的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3、读一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学习积累优美的语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14f6276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