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2022-12-22 16:3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欢迎阅读!
主体性,幼儿,集体,活动,发展

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作者:夏婷婷

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16

幼儿主体性通常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独特性等方面的内容,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其主体性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主体性发展需求,采取可靠的措施突破教育中存在的障碍,帮助幼儿实现主体性的不断发展,为幼儿日后的成长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但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如何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发展主体性,仍然是一大难题。 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 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阻碍 (一)幼儿自主性发展障碍

在幼儿主体性发展过程中,自主性发展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目前状况来看,幼儿自主性发展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幼儿缺乏自我独立评价的意识,过多依赖于他人的评;二是幼儿不敢对新事物进行大胆的尝试,缺乏自我体验意识;三是幼儿存在较强的盲从心理,缺乏独立自主性和自我控制意识。 (二)幼儿能动性发展障碍

经分析可发现,很多幼儿的能动性并未得到有效的发展,如此就使得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也遇到一定的阻碍。通常情况下,幼儿能动性发展障碍表现于:在陌生的环境下,或者陌生人面前,不愿意进行自我表达;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不愿意倾诉自己的愿望或不敢说出自己的需求,也不愿意融入集体,缺乏主动参与实践的意识。这类幼儿往往存在一定的表达障碍,并且存在一定的胆小心理,他们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三)幼儿创造性发展障碍

创造性发展障碍是很多幼儿主体性发展过程中都体现出来的一大问题。如,在集体绘画活动中,幼儿不具备独立创作的意识或能力;在进行实践操作环节,幼儿无法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导致实践任务无法顺利完成。针对这部分幼儿,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 (四)幼儿独特性发展障碍


在集体教育活动中,部分教师往往只关注到整体,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和个体差异性。事实上,不同的幼儿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而倘若教师不重视幼儿的个性差异,而是采一刀切的原则,对幼儿提出统一的要求,那么幼儿的个性化特征势必被消磨,长此以往,对幼儿独特性的发展很不利。 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 幼儿主体性发展的策略

(一)关注幼儿的自主性,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部分教师在开展幼儿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幼儿的自我发展需求,导致幼儿的自主性被束缚,这对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很不利。因此,幼儿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给予幼儿的主体性发展需求高度的关注,并且在带领幼儿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凸显幼儿的主体性意识,给幼儿提供自我表达的空间和自由交流的机会,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彰显,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性的不断发展。例如,在组织开展古诗类集体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带领幼儿进行集体朗读之后,鼓励幼儿上台独立朗读,同时还可以鼓励幼儿之间展开交流和互动,相互评价古诗朗读效果。通过这种方式,给幼儿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以此锻炼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学会表达与交流。

(二)引导幼儿发挥能动性,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教师在组织集体活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并且指导幼儿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从而发挥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带领幼儿参加户外体育锻炼这类集体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想要参加的户外活动,以此激发幼儿参与户外集体活动的意识,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激发幼儿的思维想象力,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主体性发展状况,而且会影响到他们日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在组织开展集体教育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采取可靠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想象力,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例如,在绘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由、大胆创作,并且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幼儿相应的点拨,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美术作品创作。借助这类教学措施,帮助幼儿积极发散思维,让幼儿的想象力被有效调动,从而实现培养幼儿主体性的目标。

(四)保护幼儿的心理独特性,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不同的幼儿,其心理特征不同。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師不仅需要关注幼儿的共性,还要关注到幼儿的个性化特征,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心理。例如,部分幼儿可能害怕参加集体活动,此时,教师不能强迫他们立刻融入集体活动,而是应该给予幼儿一定的心理疏导,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保护幼儿的心理独特性,引导幼儿实现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菊园幼儿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174bd3901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