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

2022-07-28 23:1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宋代文学》,欢迎阅读!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 绪论 一、填空

1、宋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梅尧臣、苏轼、黄庭坚

3、叶夑《原诗》说:“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

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答: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像车,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的手段和工具。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第一: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的新命题,更强调“道”的第一性,而文仅仅是一种负载工具。

第二:“文以载道”的思想在宋代占据着统治地位。

第三:“文以载道”说其实是一种价值观,它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上。这种观点如果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虽然对于大多数宋代文学家来说,在强调“道”的同时,并未放松对“文”的追求。但宋代诗文的说教显然比唐代浓厚,这不能不归咎于“文以载道”说的流行与影响。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答:宋代散文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而发展,最终的成就却超过了唐文。 第一:“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古文作家出于宋代。

第二:宋代作家吸取了唐代古文的经验和教训,使古文更加健康地发展。唐代作家在古文的章法、句法等技巧和叙事、议论等方面,为宋代作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第三:宋代作家看到了唐代古文的得失,采取古文作为主要的文体,反对追求谷奥而造成的险怪艰涩,从而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正确的道路。

第四:宋代散文的文体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借鉴古文手法,对骈文进行改造,创造出了四六和文赋,还有独具一格的笔记文。

第五:议论、叙事、抒情这三种主要功能在宋代散文中更加完善,融为一体,使散文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

第六:从宋代开始,古文成为用途最广的散文问题,确立了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体格局。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答:第一,最初的态度是学习和模仿;第二,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风华情韵为


特征,而宋诗是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显然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答:第一,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第二,宋词在题材内容和风格倾向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第一章宋初文学 一.填空

1、宋初诗歌三体指:白体、昆体、晚唐体。 2、晚唐体的盟主是:寇准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林逋,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小畜集》《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二.简答

1、什么是白体?

答: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2、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

答: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主要诗人:“九僧”、林逋、寇准等。 3、什么是西昆体?

答: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三.论述

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答:第一,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提出了道统和文统合为一谈的观点,对后来的古文家和理学家都有深刻的影响。还把文看作是明道的工具,并因此而反对文体华艳。

第二,柳开之后,穆修等人倡导韩、柳的古文。穆修以刊刻韩、柳文集来与西昆派的骈体对抗,并亲自在东京大相国寺出售。 第三,姚铉编选《唐文粹》,其文章部分摒弃骈体,专录古文。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答:主要艺术特征:第一,雕润密丽、音调铿锵。第二,诗体多为近体,七律即占十分之六,体现出步趋李商隐、唐彦谦诗体的倾向。第三,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型的艺术特征。

缺点:第一,由于西昆体诗人专门模仿李商隐的艺术外貌,而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第二,专事模仿而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第三,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 一.填空 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晏殊,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浣溪沙》

2、在宋代词史上,欧阳修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采桑子》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

者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范仲淹,其代表作是《渔家傲》(秋思)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张三影”得名是因写“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和“堕轻絮无影”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古今一大转移”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桂枝香 金陵怀古》《浪淘沙令》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柳永的《望海潮》 二.简答

1、欧阳修词的开拓。

答: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第一,词既可以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够用来抒发作者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第二,借鉴和吸收了民歌的“定格连章”等表现手法,创作了两套分咏十二节气的《渔家傲》“鼓子词”这对后来苏轼用联章定格组词的方式来抒情记事颇有影响。

2、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答:贡献:第一,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和小令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第二,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条件。 第三,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内涵,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第四,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第五,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 第六,词的体式和内容的变化,要求表现方法也要做相应的变革。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第七,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

第八,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而且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

影响:第一,柳词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轼以启示。

第二,黄庭坚和秦观的俗词与柳词一脉相承。

第三,周邦彦慢词的章法结构,同样是从柳词脱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17907b0ec3a87c24028c4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