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云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2022-03-27 23:0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云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欢迎阅读!
云南,浅析,方言,普通话,区别

浅析云南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

云南方言属北方方言的西南方言区(不包括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一直以来云南少数民族众多,语言混杂,给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颇多不便,汉唐以后汉文化逐渐传入,随着与中原地区的交往日渐深入(包括通商、通婚、和文化交流)汉语逐渐传入云南,特别是元明清时期中国现在的版图基本形成,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大量的人口被迁往边疆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同时在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影响形成了云南发言。这也是少数民族被逐渐汉化的过程。汉语的普遍使用是形成云南方言的先决条件。云南方言以汉语为主体,经过了经千年的演变,汉语和云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许多差异下面我们就从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来一一说明。对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经过千年的时间演化之后,云南方言与如今的普通话有什么区别呢?现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作举例说明

1. 语音 1)入声

受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语言发音方式的影响,云南方言云南话用以结尾的字几乎全是入声,蜀黔虽然也大部分类似使用,但远非滇方言普遍。通观三地方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变化”一次,在云南方言中,“化”字的发音在普通话“化”和“换”之间。但云南方言的入声有些弱化,不如粤语明显。

而普通话中,入声早已消失。 2)前后鼻音不分

云南大多数地区前后鼻音不能分清。即“an/ang,en/eng.in/ing”不能分清楚。例如“山”“伤”在云南方言中发音一致。同类的还有很多,“网”和“晚”“银”和“瀛”“王”和“玩”等。这也造成云南人学习普通话时的一些障碍。

3)平舌音、翘舌不分

在云南的大部分地区都不能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z/zhc/chs/sh不分。例如“四”和“士”“私”和“师”

4)音调相似

西南官话区大多数地方的四声调值比较相近,云南方言受其影响,四声也惊人的相似。这是云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上的最突出的区别。由此,云南方言显得软而侬。

2. 词汇

1)云南方言的特色词汇十分吩咐)丰富这些词汇的主体是汉语词汇,但其中也有很多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词汇,有些来源于生产生活,有些则与古汉语中的词同意。有些是汉语词汇的变身词,但是音变意思没有变也有的发音没变但是意思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意思了。更有趣的是很多动物的名称也被人们拿来做形容词,如孔雀就是形容人很自恋的·

例如:包弹(读作摊){}指责,批评。来源:元代杂剧,见《董西厢》

血胡淋拉:{}血迹斑斑。来源:元代杂剧,见《勘头巾》




鏖糟:{}原指人身上汗垢,后形容肮脏。来源:元代杂剧

蒙松(音){}小雨。来源:东汉《说文解字》

含(音){}夸奖人精明能干,今多用含实。来源:东汉《说文解字》

神:{}形容人精神不正常,今多用神头神脑。来源:东汉《说文解字》

相干:{}有关联,或作不相干。例:与你有哪样相干? 来源:《汉书》

2)云南方言中的语气词十分丰富。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如“乃、呢、莱、噻、喽、嘎、啦”等。

3)其他词汇列举 “给是„„?给去(音克)哪点?”:句子中的“给”,读作“咯”;是昆明人问话中常见句式,(原字应该是“口”指旁边加一个“格”字。但电脑字库中找不到)。

上复:求饶、恳求。例:我上复你别闹了!

孔雀:形容自作多情。例:你太孔雀了!来源:孔雀到求偶期会开屏,但是动物园里孔雀开屏时不一定能得到配偶。

奸杆:杆也读作刚,形容厉害,例:他这个人太奸干了!来源:80年代初期昆明流行台球,夸奖打得好的多说“这一杆打得奸,奸杆啊!”后因昆明人前后鼻音不分,也说“尖刚”

呛得:形容说话针锋相对,例:你给是要呛着我?来源:云南运输多为汽车,夜间两车交会时应降低前射灯光,有驾驶员缺乏道德,一直开足大灯,呛到对方。

3.语法

云南话的语法和普通话(的语法基本相同)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有很多独具特色的语法。下列举两个例子。

1)不同于普通话和其他许多中国方言,云南话中有助动词存在,云南话中的助动词(音)主要在询问时使用,表示是否的意思,你铬来?意为来吗?” “铬是你整呢?意为是不是你做的?某种意义上,这个的作用近似英语“do”的作用。

2"不有""冇得""不有得"在云南方言中占了半数以上,其中的""字是古代汉语中""的表示动作的完成或持续的用法在云南方言中的保留,"不有"古汉语中和在云南方言中也基本一致。云南历代有移民移入,保留了历代语言痕迹。




云南方言其实是一个泛指,由于历史上云南地区受地形影响,地区之间相对封闭,各地交流比较困难,解放前有些民族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但有些民族尚处在奴隶社会,文化差异之大可见一斑。再说滇方言,其内部大致统一,不同子方言之间交流不成问题,但仍存在一些差别,这与该地区受到民族语言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比如西双版纳汉语方言,在语调上与傣族话非常像。而丽江话,则依稀有纳西话的影子。大理的汉方言音调就很像白族话;整个云南方言总体与大西南官话在语调上的区别也是受了一些彝语的影响,因此在云南“十里不同音的说法”汉语的传入加强了云南各地之间的联系,它对云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云南文化形成的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云南方言不仅最为完整的保留了明代中原的语言,在长期的演化中又或多或少的受到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是以独具特色,自成一家,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17dcd174431b90d6c85c7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