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说的和谐_浅论汪曾祺作品中的和谐美

2023-10-06 11:1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汪曾祺小说的和谐_浅论汪曾祺作品中的和谐美》,欢迎阅读!
汪曾祺,谐美,和谐,作品,小说

汪曾祺小说的和谐_浅论汪曾祺作品中的和谐美

美是什么?如果要求用最简约的几个字说出来,又有角度不同,说法不一。又说做永恒,超越时空。有仅仅说是精致。有权威一时的典型。又领过风骚的知觉,有说做感染力,又从性格上说是脆弱。汪曾祺的说法是两个字和谐这是一个作家的追求。林斤澜在对〈汪曾祺全集〉出版前言》一文整理时做出如是评价。 、以轻淡文笔写平常人事

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的一个士大夫家庭,我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教导汪曾祺读《论语》,写初步的八股文,这位祖父非常疼爱这位三房的长孙,他赏给我一块紫色的端砚,好几本很名贵的原拓本字帖。一个封建家庭的祖父对孙子的偏爱,也仅仅能表现到这个程度

汪曾祺的父亲王菊生,是我所知道的一个最聪明的人,多才多,而且我的父亲是个随便的人,比较有同情心,能平等待人。我十几岁时就和他对坐饮酒,一起抽烟。他说:我们十多年父子成兄弟。他的这种脾气也传给了我,不但影响了我和家人子女、朋友后辈的关系,而且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的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态度。 在这样一个幸福的童年里,汪曾祺的每一寸时光都是柔软的。运河穿城而过,他尽情地欣赏着河里的渔舟、大淖的岚烟、大堤下的鸽背、菩提庵的法事、戴车匠的车床、小锡匠的锤声……在这个纯朴、褪色的小城里,汪曾祺闻到了一种辛苦、笃实、清甜、微苦的生活气息。

汪曾祺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毕业,教他国文的都是一位姓高的先生,在高先生所授的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代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得文笔写平常人事,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如此的环境直接影响了汪曾祺的风格,在他的作品中不会有金刚


怒目似的愤恨之笔,只会充满菩萨低眉似的轻淡之文。然而这种轻淡之笔并不是对世事的冷漠,漠不关心,恰恰相反,汪曾祺的轻淡之笔下蕴含的是对这个轻甜、微苦的世界及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的深沉的爱,这种轻淡是绚丽之极的轻淡,是融入丰腴的轻淡,也只有在这种轻淡之笔下,平常的才会显现出和谐之美。汪曾祺的作品中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任务,在他的笔下,有贩水果的叶三们,有画画的季匋民们,有走码头卖艺的王四海们,有开炮仗店的陶虎臣们,有医病的王淡人们……他们是那么的平常,如沧海一粟,在世界三千,众生芸芸之中,不辨你我。作为一个单独的生命个体,他们身上又透露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都有着一颗仁爱的心,善良正直,热情诚挚,多情重义,舍己为人,颇有上古之风,又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结构的大巧若拙

《老子》中提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用这句话来形容汪曾祺作品的结构再适合不过。我的小说似乎不讲究结构。我在一篇谈小说的短文中,说结构的原则是:随便。但这是一种苦心经营得随便看似闲笔实为不可或缺,就像周作人对废名的评价:行文好比一溪流水,遇到一片草叶都要抚摸一下,然后又汪汪地向前流去汪曾祺总是顺着人事的自然发展,娓娓道来,安静妥贴。

《星期天》中,一个接一物,先为单独叙述,最后一件小事,水到渠成,从容自然。《八千岁》中人物众多,八千岁、宋侉子、虞小兰、赵厨房,一个人物牵出一个人物,八千岁谈到他花了八百现大洋从宋侉子手里买下来的两匹大黑骡子,于是介绍宋侉子能挣钱也能花钱,一旦手里有了钱,就都花在虞小兰家里,虞氏母女出场,由写虞小兰的美貌又回到了八千岁,又有其生活节俭引出赵厨房,最后写到八舅太爷。《异秉》更是这类结构的代表,小说先写王二的薰烤摊,继写源昌烟店,继写保全堂,洋洋洒洒,枝枝蔓蔓,但由于王二的穿插,所有的枝蔓又回到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若非成竹在胸,那得和谐自然。

、语言流动不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192d9fd28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3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