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哲学》阅读答案

2022-12-25 12:0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蚂蚁的哲学》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蚂蚁,哲学,答案,阅读

《蚂蚁的哲学》阅读答案

蚂蚁的哲学

蚂蚁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我曾仔细观察过这种神奇的小生物,发现它有一套简单、实用的生存哲学。正是这一套哲学让蚂蚁家族永远荣昌盛、生生不息。我管这套哲学叫做蚂蚁四重奏。

第一重:永不放弃。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 )过或钻过障碍物,( )绕道而行。总之,不达目的不罢休。

第二重:未雨绸(chóu)缪(móu)。整个夏天蚂蚁都在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这样在万物凋(diāo)敝的冬季,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

第三重:满怀期待。整个冬天蚂蚁都憬着夏天。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即便是少有的冬日暖阳也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一旦寒流袭来,它们立刻躲回温暖的巢穴,等待下一个艳阳天的召唤。

第四重:竭尽所能。一只蚂蚁能在夏天为冬天做多少准备?答案是:全力以赴地工作。

小小的蚂蚁给我们上了一堂多么生动的哲学课啊。它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满怀期待、竭尽所能才是成功的秘诀。

1.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

(评:正确运用常用关联词语填空以及用关联词语造句是五年级语文学习需要着重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命题者没有在前面的基础题中机械化地、孤立地出“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这样的.题目,而是把填关联词语放在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的思维有了更为厚实的语言平台作为依托。这样,既考察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又增加了答案的多样性(原文填的是“要么……要么……”,但学生


还可以填“不是……就是……”以及“或者……或者……”)。这道题目实际上反映了命题者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观点: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准确、扎实,更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活学活用。)

2.联系上下文理解“未雨绸缪”这个成语,再列举生活中一个这样的事例。(2+2=4)

未雨绸缪: 事例:

(评:这是一个令人回味良久的题目:一、这道题目考察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乍一看,这道题目挺难,让学生无从下手。其实,理解这个词语对阅读习惯好,会读书、语感好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难度。2~5节每节都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构段的。读懂了分写的内容就可以理解总写的内容。第三节中,学生只要理解蚂蚁为什么要在夏天为冬天准备食物,就可以联系上下文,较为准确地理解“未雨绸缪”。并且运用相似联想列举出生活中的事例。二、这道题目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苏霍姆林斯基在论及学生为什么不能准确运用词语时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未能把词语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关联起来,进而导致“辞不达意”的语言现象。显然,命题者在这个题目的命题上是匠心独运的,意在通过这个题目告诉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词语教学抓得扎实、有效?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只是第一个层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第二个层次,对于一些在文章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还应有第三个层次:联系生活实际,在抽象的词语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联系,赋予抽象的词语鲜活的生命力。从实际阅卷的情况来看,凡是语文教学训练扎实、有效的学校的学生在这道题目上失分比较少,与此相对的是村小的学生在这道题上的得分率很低。)

3.小蚂蚁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3)

(商:这道题目与前面的题目相比过于简单,学生无须作什么思考就能找到答案。这道题在学生的阅读能力评价方面是缺乏效度的。

建议:追加一个问题:蚂蚁成功的秘诀给了你什么启示?) 4.读到“万物凋敝”这个词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写一段话描述。(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1a438ff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