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视域下农村“精准扶贫”问题探究

2022-04-14 17:2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保障制度视域下农村“精准扶贫”问题探究》,欢迎阅读!
视域,精准,扶贫,探究,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视域下农村精准扶贫问题探究

摘要:随着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中国梦概念的提出,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脱离贫困,缩小贫富差距,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了我们党及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于是精准扶贫政策应运而生在我国各地区扶贫问题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精准扶贫政策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社会保障制度视域下农村精准扶贫问题。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精准扶贫 引言

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我国一直将扶贫工作当成一项主要工作在重点推进,现如今,这项工作已经产生了诸多可喜的成果,全国上下也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然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中贫困人口数目庞大,只有通过精准扶贫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完成。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再分配的一种有效形式,他可以将国民收入通过再分配的方式对经济有困难的家庭给予帮助,保证其能维持正常的生活需要,对精准扶贫具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一、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较之于扶贫来讲更加强调精细和准确,也就是说在扶贫的过程中要注意判断贫困的等级及真假。然后按照评定的等级以及标准对贫困人口进行帮助。对于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来讲,这些地区一般财政能力比较强,因此,只需要地区政府对地区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普遍式扶贫即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政府的财政力量薄弱,就只能够调整扶贫手段,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精准扶贫。首先要选定扶贫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体现民主,使得贫困人民能真正得到帮助;其次要对选定的扶贫对象进行家庭情况考察,具体的了解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以及贫困的等级,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扶贫;然后,政府要进行信息的收集,然后建立起贫困户网络,从而方便管理贫困户信息;最后,要将精准扶贫的成果纳入政府工作人员工作成果考察标准,这样就会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扶贫的积极性。 二、社会保障制度视域下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1)扶贫的精准度不够

在扶贫的工作中政府占据主体地位,扶贫的基金、发放对象、等级评定等工作都是由政府决定,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局限性。精准扶贫较之于扶贫来说更加强调扶贫的精准度,因此最重要的是确立扶贫的对象以及评定贫困等级。然而在许多村落中,有很多的人凭借着关系以及作假等手段于真正的贫困户竞争,这些都会导致精准抚平失去效果,难以达成目的。 (2)政府内部存在贪污腐败现象

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打击贪污腐败的力量,但是政府内部的贪污腐败现象依旧存在,甚至许多工作人员将手伸向了扶贫基金。为了防止这些现象发生,要建立扶贫基金专项管理制度,将扶贫基金的流向进行记录,最大限度的避免扶贫基金被贪污。

(3)扶贫支持力量薄弱

我国各地区贫困人口依然很多,大量的人口基数加大了扶贫压力。然而,扶贫的支持力量却比较薄弱。到目前为止,扶贫主要靠政府支持,这就使得扶贫工


作进展更加困难。因此在扶贫方面,政府要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为扶贫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在扶贫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政府可以对其进行奖励及表扬,使其提高社会地位,从而对社会大众形成激励。其次,可以将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一对一互帮制度,使经济发达地区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并且对其进行财政支援。 三、社会保障制度下农村精准扶贫方法

(1)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助学计划,加强贫困地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现如今,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倾向于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重教育,通过教育实现脱贫致富。这首先就要将扶贫资金运用于教学的基础设施中,使得贫困地区的学生可以有舒适的学习环境,就近读书。其实要将助学保证金运用到学生的助学系统中,保证贫困地区学生有机会完成学业,这是进行扶贫最根本的措施。

(2)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近些年,我国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这一政策目前已经初见成效,但是我国人有许多贫困地区没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这主要包括道路、水、电但最基本的部分,这些基础设施是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也是当地人民基本生活的需要,这一做法可以切实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将扶贫基金运用于此也是非常必要的,政府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利用社会保障制度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 (3)落实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重要部分。现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我国人民的养老压力,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的养老负担加剧,因此,落实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立法强制农村地区人民参保;另一方面,政府要对贫困地区的参保人员进行财政补贴,减轻其参保压力,也可以对保费进行分期,最大限度地减轻其经济压力,与此同时也使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可以老有所依。 (4)运用扶贫基金发展农村产业

精准扶贫首先要找准贫困地区贫困的原因,然后从根本上为其寻找发财致富的道路。在农村地区,主要就是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产业以及农副产业。在投资之前要首先对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进行考察,在科学的研究之后再决定种植什么、养殖什么、怎么发展的问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力鼓励社会集体对农村产业进行帮扶,并且为贫困地区的人民提供就业机会。

(4)完善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主要是指完善贫困地区人民就业保障制度、生活保障制度、教育保障制度。尤其是要解决农村地区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四、结语

扶贫工作一直都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避免这项工作走向僵化就要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路径进行精准扶贫,大力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努力保障贫困地区人民的基本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尚云.精准扶贫的困难与对策[J].学习月刊,2014.


[2]柯振华.如何实施精准扶贫[J].学习月刊,2014.

[3]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

[4]李国治,朱晓芸.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月刊,2016,(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2f6d44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