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博热搜为例,浅析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

2023-03-19 01:4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微博热搜为例,浅析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欢迎阅读!
议程,浅析,理论,设置,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微博热搜为例,浅析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

作者:赵敏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2

以微博热搜为例,浅析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 赵敏 中国艺术研究院

摘要: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兴起,在传统媒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议程设置理论重新有了新的发展和意义。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将议程设置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

关键词:议程设置;影视传播;即时性;互动性

新媒体兴起前,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对公共议程和政策议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日渐崛起,这些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前者具有即时性、渠道容量丰富性等特点,对议程设置理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什么是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在197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此观点。在他们对于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的调查中发现,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也就是说,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发现,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起到中介的作用,媒介对外界的报道也不是镜子式的反应,而是在传播过程中,媒介往往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其对外界的报道也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二、议程设置在新媒体中的应用

网络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来说,传播者的范围变大,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传播途径也变得多元。网络新媒体中,受众由被动转为主动,可以主导信息。本文以影视剧在微博话题中的热度为例,浅要探讨微博中议程设置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微博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成为影视剧重要宣传手段之一

以前,电视剧宣传是通过电视、纸媒、或者线下发布会等途径,如今,在微博上随时都能看到关于任何电视剧的消息,尤其是在电视剧开播之际,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去关注此剧,微博热搜榜成了宣传手段之一。

为了在有效时间内争取获取最大的信息值,通常人们会关注比较热门的话题和内容。这时,微博热搜的作用就体现出来。微博热搜榜单每五分钟更新一次,在榜单里能看到在五分钟内,哪些信息是最受大家关注的,热门信息会在后面标有的标记,某些位于热搜榜头条的信息会在后面出现的标记,这是在提醒受众这条消息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已经远远超出其他信息。

但是,微博热搜上面的话题不是随机产生,是通过媒体和受众的议程设置作用推上去的。 (二)网剧《延禧攻略》借助微博热搜平台形成良好的连续受众群

网剧《延禧攻略》,未播之前几乎没有宣传,但在正式开播后,微博热搜榜上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此剧的话题,从剧中角色到演员都长时间霸占在微博热搜榜上,这些热搜背后,很大程度源于议程设置在网络中的作用,将能够引起受众兴趣的话题放大,在舆论的作用下,这部剧的受众面不断扩大。

对剧方来说,微博热搜让更多人看到此剧的消息,进而激发潜在观众,达到收视率的上升,对演员来说,频繁登上热搜同样增加了自己的曝光度,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这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媒介本身的议程设置的作用,把关于此剧的消息推送到大家面前,另一部分也是由用户自发的形成议程设置,把话题炒火。在网络中,用户可以自己决定舆论关注的重心是什么,用户成了信息的制造者。因此一部电视剧在网络上火起来,除去剧情本身,更多的是用户主动宣传的结果。这其实就是议程设置作用在网络新媒体中的应用,用户主动把自己关注的消息发布出去,在巨大的网络中,有同样感兴趣的群体加入后,滚雪球般消息越滚越大,最后形成社会议题,从而搜索的频率越高,越能激发更多的人来关注此事。 三、网络新媒体中议程设置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具有自由性。网络的自由性为大家提供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平台,但是没有界限的自由,会引发很多负面影响。

电影《战狼2》去年上映后,由于电影受到大众的高度好评,在微博上引起了长时间的话题度,几乎每天都能在热搜榜上发现《战狼2》的身影。同时,也出现了网络暴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暴力,也是一种变相的议程设置的运用。只不过发起议程设置的源头由广大的受众变成了一小拨人,但其危害程度不亚于任何其他形式的消息报道。

中戏教师尹姗姗在某自媒体中对于《战狼2》的分析被放在微博之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而且引发了一场网络大战。这场辩论中,网友们不自觉的成为了议程设置的主体,而且在这一话题中,舆论也是呈现一边倒的趋向,由电影分析演变成对此老师的人身攻击,事件进一步发酵升级,引发出网络暴力。

在网络新媒体中,由于没有有力的监管,网络新媒体的多元性,经常会有子虚乌有的报道出现,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吸引一些有好奇心和猎奇欲的受众,当网民发现受骗之后,就会对网络媒体的信息持不太信任的态度。因此网络媒介要不断的加强网络媒体权威性和把关人功能,同时网络传播情境下议程设置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其积极作用也要充分运用和加强。 议程设置功能有很多局限性,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的设置作用,把一些信息形成议题呈现在大家面前,但是它并没有涉及到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当社会议题或者热点话题形成之后,作为媒介,只能选择把这些社会议题反映出来。因此,在网络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的功能不会减退,反而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参考文献:

[1]陈越华,吴波友.浅析议程设置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0):213-213.

[2]邹伟,郑达威.甘德怀事件看网络时代的公众自我议程设置[J].今传媒,200502):10-11.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48e1f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