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

2023-05-11 03:3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感知,外界,人体,环境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教学设计



东辽县足民中学 李春宝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在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先从人们对外界的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这样做的目的是强调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展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于是,我在设置课堂教学时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竞赛机制,根据情景编故事和分析多媒体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求知,汲取知识。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材内容包括“视觉"探究和“听觉"探究两部分。现将“视觉”作为第一课时内容讲授,分情境导入、眼与视觉、走进生活、近视及预防、课外拓展、我的收获六个版块。“听觉”作为第二课时内容讲授,分情景导入、耳与听觉、课外拓展、其他感官、我的收获五个版块.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对眼、耳等感觉器官较为熟悉,但对视觉和听觉是怎样形成的还知之甚少。所以教师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竞赛机制,根据情景编故事和分析多媒体资料的方式引导他们汲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设置三维动画及配音,这样可以清晰直观的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经传递等信息表达清楚,易于学生掌握,对近视的成因制作模拟动画的应用,使抽象的东西更加形象直观,也使得记忆不再枯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眼球和耳的结构与功能。 2、掌握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

3、阐述近视眼的成因和耳聋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二)、能力目标

观察比较分析眼球与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在结构上相似的点,尝试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及参与竞争的技能.

(三)、情感目标 爱眼护耳、关爱他人。

重点:眼与视觉、眼球的结构是理解视觉形成的基础和关键,耳的结构是理解听觉形成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听觉的形成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学习.


难点: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晶状体的变化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是关键。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分析讨论→教师点拨→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学习方法:体验式学习法、归纳总结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用具:眼球和耳的模型、多媒体课件,镜子等。 教学过程:分二课时授完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

(一、眼与视觉)

教学环节

设计方案(师生活动)

人性化的情景导入:以学生熟悉的现代化青岛都市

导入新课 23分钟)

风貌引入视听情景,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学科学知识作铺垫.由“人是怎样感知外界环境的?”引发本节课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新授内容 知识一 眼与视觉 (15分钟) (一) 观察与思考 5分钟) (二) 眼球的结构 5分钟) (三) 视觉的形成 5分钟)

知识一: 眼与视觉 (一)观察与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自学讨论眼球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学生分组观察眼球的模型。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组参与竞赛(看看谁最棒).

(二)眼球的结构

多媒体课件展示眼球的结构: 1)眼球壁:外膜、中膜、内膜。 2)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学生观察媒体展示,加深对眼球结构的认识。 (三)视觉的形成

“想一想”眼球成像与传统的照相机成像有什么 相似之处?归纳分析并回答,联想视觉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回答可能不够完整。

过三维动画的演示展示视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 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

图片、文字、三维动画及声音等的有机结,使学生对眼球结构的感知实现平面到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掌握眼球成像的原理,小循环多反馈的方式,让课堂贴近生通过竞赛,学生暴露出来的知识薄弱环节,教师再运用多媒体重点分析,详细讲解。利用闪烁的画面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实现归层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设计依据

学生在优美的视听氛围中,调动感官欣赏、聆听,感受教师创设的动感课堂教学环境,学习情绪积极而又放松。

该知识点,记忆性较强,通过阅读、观察、交流、竞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使课堂气氛达到第一个高潮。多媒体的应用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有利于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教师点评并展示课件、图、表。学生比较记忆,,实现知识由掌握到应用的转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7e3d71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