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北宋晏殊

2024-03-10 02:0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浣溪沙北宋晏殊》,欢迎阅读!
晏殊,浣溪沙,北宋

浣溪沙北宋晏殊

浣溪沙北宋晏殊

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浣溪沙北宋晏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北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①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②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③徘徊:来回走。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 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赏析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晏殊[北宋]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译文

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美人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

梳妆后微微下垂的秀发,与娥眉间的眉际月相得益彰;微红的酒晕,如艳朝霞洒落在她的.脸颊。昼眠梦醒,夕阳西下,原来这一切都是春梦初醒的所作所为。

注释

1)《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2)玉碗:古代富贵人家冬时用玉碗贮冰于地窖,夏时取以消暑。 3)粉融:脂粉与汗水融和。 4)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

5)胜荷花:语本李白《西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借“荷花”表现女子美貌。

6)鬓亸(bìn duǒ):鬓发下垂的样子,形容仕女梳妆的美丽。 7)眉际月: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

赏析

词人晏殊作为一个太平时代的宰相,过着幽静闲雅的生活,却又流露出落寞无奈的惆怅心绪。作者长居高位,亦是懂得了富贵人家的通病:闲愁。词人作下这首闲词,咏写了一位夏日闺阁美人,借此抒发了词人的闲情。

这首《浣溪沙》描绘的是一幅浓艳有余的仕女午睡图,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油画。

上片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在地窖中,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83881900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7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