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笔记

2022-06-12 10:32:0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音乐史笔记》,欢迎阅读!
音乐史,中国,笔记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古代史()

.远古时期:

1.音乐形式:歌、舞、乐合而为一(基本因素是节奏),与生产力发展紧密相关(古歌、古乐舞)

①《弹歌》——狩猎。

②《八阙》——农牧。

③《蜡辞》——祭歌。

④《云门》——黄帝拜神乐舞(图腾)

⑤《咸池》——尧崇天乐舞(星座)

⑥《萧韶》——舜时期宗教性乐舞。

2.乐器:

①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最古老的乐器,是我国音乐文化9000年可考的依据。20,距今9000年。音孔不一,五、六、七、八。七音笛居多,保存完整。

②骨哨,陶埙(浙江余姚河姆渡,一孔)、籥。

③鼓——山西陶寺鼍鼓,永登土鼓,商代双鸟饕餮纹铜鼓。

.夏商时期。


1.音乐发展:与远古乐舞性质不同,有阶级烙印。

①《大夏》:歌颂夏禹治水。

②《大濩》:歌颂商汤伐桀。

③巫乐:求雨,驱鬼逐疫,出征。

2.乐器:

磬——石制。虎纹大石磬。山西陶寺夏磬。

编磬——故宫商代编磬,三枚一组。“永启”、“夭余”、“永余”。

埙——商代,五孔。

钟——陶钟。商代青铜钟。

编钟——河南安阳商代编钟,三个一组。

编铙——殷墟,五件一组。

.西周。(奴隶制社会达到鼎盛)

1.周代礼乐制度实质——等级制度。

a.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

①乐队——天子-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特县。

(周代礼乐制度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天子的乐队为四面排列,称宫县。)


②舞队——天子-八佾;诸侯六佾;依次递减。

b.典礼仪式,祭祀,宴飨的步骤。

2.乐舞:

①六代乐舞: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宴享,儒家雅乐最高典范。

黄帝——云门大卷;

尧——大咸;

舜——箫韶(九韶);孔子“尽美以,尽善也”。尽善尽美的由来。

夏——大夏;

商——大濩;

西周——大武。

1

②小舞:彩绸舞、羽毛舞、牛尾舞、长袖舞。(娱乐性强,道具与舞的关系)

③散乐:民间音乐

④四夷之乐:周边部落音乐、歌曲。

⑤宗教性乐舞:攤舞。

3.八音分类法:我国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西周有多达70多种乐器。金~钟、铙;~磬、鸣球;~,;~鼓、鼗;~琴、瑟;~拀、敔;~笙、竽;~箫、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9396b4f5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