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林逋诗风

2022-12-28 03:05: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简论林逋诗风》,欢迎阅读!
诗风,林逋,简论

简论林逋诗风

林逋少年时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其性情恬淡好古,无意于做官。早年曾放游于江淮之间,后来隐居在杭州孤山。他极喜爱梅花,且又以养鹤自娱自乐,所以有梅妻鹤子的美称。林逋善于绘画与书法,但与绘画及书法相比,他的诗则更具特色,对后世的影响也更大。 林逋的诗可以分为四种:一是写景诗。这类诗作大多描绘的是四时之景及其隐居之处的西湖与孤山的景色。如《春日感怀》《西湖春日》《山中冬日》《山村冬暮》等。二是咏物诗。这类诗作所咏之物都是他生活中的一些平常之物和细小之物。《笔》《墨》《茶》《山园小梅》《猫儿》等。其中尤以《山园小梅(其一)》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代表。三是送别唱和诗。林逋的诗集中收有大量的为友人送别时所作的诗和一些唱和诗。如《送马程员外之任乌江》《送吴秀才赴举》《和酬周寺丞》《送范寺丞仲淹》等。四是表现隐居生活及情怀的诗。《小隐》《孤山隐居书壁》等。可见,林逋诗的内容并不能算丰富,题材也非常狭小,他的诗作既没有涉及国家的政治大事,也没有提及到民生疾苦。甚至单就景物诗的描写来看,他所写的也只是他住所周遭的景物,丝毫未涉及到祖国各地的风格迥异的自然山水。这些题材上的局限性是和他个人的人生经历紧密相关的。于他一生不仕不娶,在孤山过着优游的隐居生活,仅以种梅养鹤为趣。这些经历反映在他的诗作中,就渗透出了一种淡泊清雅的情怀。如他的《小隐自题》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仅仅只是自己居住的屋子旁有竹子围绕,诗人就觉得是趣味多多了。而一个鹤闲,一个蜂懒,更是刻画出了一种散淡、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在这里闲鹤的无所事事,懒蜂的自在安逸式的生活也正是诗人所向往的。这种慵懒的生活姿态,在诗人看来却是人生难得的自然情趣。所以后两句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就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一如闲鹤和懒蜂那样任性无为,收放自如。如此整


首诗就呈现出了淡泊清雅的诗境。

同样,诗人对于自身身世的慨叹,对于末入仕途,才华无人赏识的不平,也都在清泊淡远的诗境中表现出来了,这更增添了悠长的余韵。《墨》青晕时磨半砚云,更将书贴拂秋尘。衰羸自顾空多感,不是临池苦学人。《茶》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这两首诗既形象传神地描摹了所咏之物,又结合了诗人自身的形象。大概是因为自己身体衰羸,多愁善感,不适合出仕的缘故,才使他自己的才华无人赏识,只能闲对茶经忆古人了。虽然诗人将心底的牢骚写得甚为隐晦,但仍依稀可以感受出诗人胸中的磊落不平之气。知音的难觅,使得诗人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孤傲、清高之情怀。《湖山小隐》黑头为相虽无谓,白眼看人亦末妨诗人能这样率性而为,任意舒放自己的性情,不也正是隐居的生活带给他的独特享受吗?诗人在其咏梅诗中,在描写梅花体态的同时,亦表现出了其高逸的品格,如《山园小梅》二首其一: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而在诗人的咏梅诗中,最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其《山园小梅》二首。一开篇即写出了梅花的傲立姿态,许多芬芳的花在冬天已凋谢、摇落,只有梅花独自开放,给孤寂昏暗的小园带来了一点明亮和热闹的色彩。接下来是描写梅花独特的精神风貌,诗人没有直接写梅花的姿态和幽香,是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昏黄的月光下飘来了梅花清雅的芳香,香气又似乎是若有若无,时断时续的,在朦胧的月色之下又添一份清新的雅韵。梅花仿佛天生就具有这样的高贵气质似的。尾联作者由梅花联想到自身,诗人的品格也如同这梅花一般孤傲、高洁。也只有诗人才能真正地欣赏梅花,喜爱梅花,理解梅花;也只有诗人的品质、襟怀是和梅花融为一体的。

或许是因为林逋是一位真正的隐士,终生不娶的经历及在西湖孤山的隐居生活,使得他的一生平静得如同一池春水,几乎没有任何的惊涛骇浪,所以他的诗作不论是写美景,还是写衰景,不论是表现哀情,还是表现悲情,都只是用细语缓缓流出,娓娓道来。没有强烈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942addef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