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游记_游记

2022-08-07 05:1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家大院游记_游记》,欢迎阅读!
游记,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游记

一觉醒来,天已经蒙蒙亮了,我睡眼朦胧地起来了。如果说昨天的是休闲游,那么今天的就是“忙碌游”了。

匆匆洗漱完毕,我们便搭乘包车,前往距平遥古城60千里左右的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作为一处著名的景点,光是历史,也有六百多年了(元明清)。从王氏的祖宗刚搬迁到山西,再到清朝,王氏家族发展迅速,光是占地面积就有整整30万平方米,现供人们参观的仅有小小的4.5万平方米。顶峰的王家大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王儒成、王儒聪两兄弟的“高级住宅”,一部分是七叔八姨住的“公寓区”,中间用一拱桥连接,可惜,拱桥现已被炸坏,现在的桥是后期修的石板桥了。王氏祖宗迁到山西后,一直以经商为主,家庭发展得越来越快。直到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多次讨伐周围的国家,国家经济紧张,一位王氏祖宗捐献了很多的钱,得到了一个正四品官,可以说是“买官”了吧!然后,家族便从“商”转至“官”。尽管最先是“买的官”,可哥哥王儒聪和弟弟王儒成,是凭科举制度一步一步升的官,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官了。哥哥是正五品官,弟弟更厉害,是正四品官,尽管还不是向太傅(正一品)内阁首相(从一品)那样有权有势,但看那占地面积已经是我们住房的几十倍了。

门前是一幅画,画中是五只蝙蝠(蝙“福”)围绕着一个大大的福字,象征着“福”。弟弟的门前挂着4个灯笼,而哥哥家只有区区2个灯笼(品级不同)进入门庭以后,左右两侧各有三张画,分别是告诫儿媳妇、儿子的话。宽敞的场地的正中央是一个大大的缸,用来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救火的。左右两侧是接待客人及仆人睡觉的地方。跨过第二道门,是主人睡觉的地方。正屋一旁,是十三阶楼梯。古时候,女人习惯早嫁,十三岁上这个绣花楼,里面有人教她琴棋书画,十四岁结婚,十五岁生个白白胖胖的孩子。在这个时间段里,没有重大的事情,是不能下楼的。穿过绣花楼,就来到了后院,作为一个四、五品官,手中的薪水还是不少的,每人都各有一个后花园和书院(连七品官狱吏也有)如果说原来的私塾是小学的话,那么毫无例外,书院就算是中学了。当然,一天只会读书的人就成了书呆子了,所以,看书看累了,就得观赏观赏花草,于是,书院的左右两侧是花房,书院的旁边就是养花的工人住的。

要说这古时候的建筑,可真让你摔破眼镜,屋檐上、门上、门的两侧、楼梯上……无时无刻不是什么万事如意,长命百岁,福气满满的话,而是一幅幅暗含祥瑞的画,如果你不好好研究,也还真认不出来。我们不禁又好笑又好气,好笑的是古人太搞笑了,随时随地都想着这些东西,贴上这些画真的有用吗?未必;好气的是,如果用普普通通的字还好,干吗弄幅画呀,考验我们的智商吗?

但看这建筑物,还是蛮让人敬佩的:防水、防潮、装饰样样齐全。谁说古代的建筑不好——现在的房子,几十年就要拆,可这房子,六百多年的历史了,还屹立在山西的大地上,虽经过了多次的维修,可大体的样子还是原来的,确实让人敬佩。

经过了各个大街小巷,我们来到了一个广场,这是“高级住宅”的“边界”,也是“高级住宅”和“公寓区”的“分界处”,中间用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一石板桥连接(参考前面)。跨过石板桥,就来到了“公寓区”。 “公寓区”依山而建,可光有山是不行的,山水山水,要有山有水,山有了,水呢?答案:山的地下有一条小河,可现在也已经干涸了。山水有了,那里面的建设怎么样呢?“公寓区”分四个区域,中间有一条主干道,连起来是个“王”字,什么含义你自己清楚。环绕四周的是一个正正方方的城墙,用来保护里面的人。登上城墙,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里面的楼房、花园等,全都映入眼帘。城墙的左侧是烟囱,上面还有盖,据说是用来保暖的。 参观完后,我们便又顺着城墙下了坡。

来王家大院,我的收获不仅仅是了解了这些历史文化,更让我明白了中国古人的智慧,能建出如此精美的房子虽不是后不见来者,也是前不见古人了。其他的地震仪、纸张、三眼火统等著名的东西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作为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aa0d5a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