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2023-02-19 05:2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议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欢迎阅读!
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我国,人才,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作者:孔剑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2

作者简介:孔剑,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11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要】近年来,在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的来说,基础还相对薄弱,存在诸多问题,离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试着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欠缺

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主要集中在民政部门,一部分则分部在社区服务领域,仅有少部分在非营利组织中。在现有的社会工作人员中大多数都非专业出身,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社会工作的相关理念和方法技巧,同时缺乏相应学习培训;如现有的社区工作者大多是原来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他们年龄结构便大,缺乏专业的理论和方法支持,工作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难以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体来说,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总量不足,而且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工作人员的社会认可度低,使他们缺乏价值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社会工作在我国生根发芽的时间还不长,其社会知晓度、影响力都还较低,社会认可度和地位也相对较低。国内大部分地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对社会工作的含义、作用的认知程度还普遍较低,导致社会工作人员缺乏身份认同,在机构中不受重视,在社会上不受尊重、不被认同。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相应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在工作中,缺乏成就感,这使得一部分有志于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备受打击,不利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

(三)社会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较差,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流失一方面是因为专业人员无法进入相关领域工作,一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人才由于无法进入到相关的工作领域而被迫转行去做其他;另有一部分毕业生由于社会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低而不愿去从事社会工作,社工的福利待遇较差,激励机制不健全。由于缺乏相应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职业规划和激励措施,使得现有的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微薄的收入仅能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社会保障措施的不到位更是无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不足,使得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没有发挥作用的平台

当前,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的社会工作岗位数量有限,且大部分集中在民政部门,而民间组织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存在着数量少、规模小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能够用来依托发展社会工作的组织相对缺乏。在一些社会服务机构中并没有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即便有设置的,也没有加以利用,没能较好的发挥社会工作的职能,没有体现社工的专业价值。 二、解决问题的路径探索

(一)加强培训、教育,从整体上来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的能力和素质

鼓励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充实到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中,逐步转变社工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各机构、各部门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培训、教育工作,加强对现有社会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以提高其专业素质;与高校开展合作办学,通过学历教育、函授及短期培训等灵活的形式,快速培养一批社会工作人才充实到社工机构和岗位中;实施引进来走出去,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社工来讲学、交流,分批组织相关领导和社工到广州、深圳等社会工作发展较好地方考查、学习,在借鉴他们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开展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社工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

(二)加强宣传,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通过媒体、网络、报刊杂志等来加强对社会工作的推广宣传,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为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依托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资源,利用暑假、实习机会到机构、社区中去讲解社会工作方面的知识,开展相关活动,逐步地改善社工在民众中的印象,使其深入到民心;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给社工一个合理、合法的身份,使社工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让他们获得归属感、价值感和成就感。

(三)建立完善激励和保障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制定一套能体现社工人才价值的职业薪酬标准,政府、相关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应该为社会工作人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依据学历、能力、业绩等指标来创新激励机制,对一些优秀社工给予晋升、嘉奖、培训等待遇,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来激发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社会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措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各种措施来健全服务机制,留住人才。

(四)合理开发、设置社工岗位,搭建社工人才发挥功能的平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前社工岗位普遍缺乏,政府、事业单位应做好带头示范作用,由其是社会福利、救助、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组织,要依据单位自身的发展需要,推进社工岗位的设置工作,并配备专业社工人员,实现由非专业社工人员到专业人员的转变,为社工发挥专业价值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借鉴南方社会工作发展的成功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大力推进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并朝着专业社会服务机构的方向推进,鼓励其开发、设置社工岗位。 三、小结

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按照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我们要在吸收、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等措施,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袁金霞.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攀登,2008,(12. 3]顾建键,何海兵.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J.党政论坛,2007,(6. 4]邵宁,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基于国际经验与本土实际[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d72c4a16fc700aba68fc3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