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及气象谚语

2022-10-21 22:5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重阳节的来历及气象谚语》,欢迎阅读!
重阳节,谚语,来历,气象

重阳节的来历及气象谚语



重阳节的来历

据记载,九月初九之所以叫重阳,乃是因为《易经》以一、三、五、七、九为天数,即阳数,二、四、六、八、十为地数,即阴数,其中九又称老阳。九月九日因其月份、日数均为九,故称重阳,又叫重九。

汉魏时期,这个节令的解释及民间风俗就已经形成。魏文帝曹丕在《与锺繇书》中言: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重阳登高大约起于汉代,据《荆楚岁时记》记载:魏晋南北朝时,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宴饮。

隋人杜公瞻在注文中说:九月九日宴会,不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汉唐时期重阳节有到野外登高的风俗,因此,汉唐时期的人们常常在这一天举行野宴。可以看出,晋代是相当重视重阳节的。

但是,重阳节被正式确立,却是唐朝的事情。唐代,大臣李泌奏请皇帝,正式确立重阳节,官方布告民间重阳节为三令节之一。正是因为唐代官方正式确立了重阳节,这一节日才在民间被大肆推崇并流行起来,节日的风俗沿袭了汉晋以来登高、饮酒、采茱萸等传统。

宋明以后,重阳节的活动代代相传,到了清代,重阳节的风俗盛行不衰,举国上下欢度重阳。

重阳节到了今天,仍然很受重视,只是现在的人们,更多地将这一节日用到了老人身上。 重阳节气象谚语

◆重阳晴,一冬凌;重阳阴,一冬温() ◆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 ◆重阳无雨一冬晴(苏、浙、鄂等) ◆重阳无雨,九月无霜() ◆重阳无雨,冬至多雨()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乾()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


◆重阳有雨,下年雨缺() ◆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3dce836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