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数学论文画线段图的技巧

2022-05-21 08:4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数学数学论文画线段图的技巧》,欢迎阅读!
线段,数学论文,初中,数学,技巧

画线段图的技巧

在阅读了贵刊1996年第4期李东亚老师写的《解应用题画线段图技巧》与 1996年第 10期李宗社老师写的《图

解法解题举例》两文后,收益匪浅,颇有启发。文中多数例题都

和技巧,值得读者借鉴。今天笔者除对文中

技巧,便于互相研究、

画出了较好的线段图,传授了画线段图的方法 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解应用题画线段图技巧》一文中的例 5(P[,16]): 有重量相等的两筐苹果,第一筐卖掉



克苹果放入第二筐,这

(附图)

图中量(7.5 X 2)千克与率〔(1 1/4) - (1 40%)〕对应不明显,算式 7.5 X 2十〔(1 1/4)

(1 40%)〕也 令人费解。

笔者认为,画线段图应首先确定画单线分段图还是复线并列图? 一般原则是,如果 题中

的几个量是整体与 部分关系时,要画单线分段图;如果几个量是并列关系时,要画复线并 列图。其次,画出的线段图量率对应要 系,应画双线并列图:

(附图)

这样的线段图,量(7.5 X 2)千克与率(40% 1/4)对应比较明显,因此,容易列出算 式并

答:

7.5 X 2 -(40% 1/4) = 15-3/20 = 100 (千克) 《图解法解题举例》一文中的例 2(P[,20]):

高中学生是初中学生的 5/6 ,高中毕业学生是初中毕业学生的

后,都留下520人,问高中和初中一共毕业多少人?

文中设计如下图形: 根据图形分析,文中谈到“矩形ABCD勺面积表示的人数恰好等

520人的1/6 ”。而52 0 X 1/6 = 86(2(),人数不是整数,因此,这样的解答过程 脱离 实际,不宜采用。

(附图)

根据题意应该画出如下线段图: (附图)

分析 高中毕业学生是初中毕业学生的

毕业

人数的(1 12/17 = )5/17,由此可求出初中学生总人数是初中毕业人数的 =)30/17

()。进而可求出 520人的对应分 率是30/17 1= 13/17 (这里仍是把初中毕业人数看 单位1,则初中毕业人数为52013/17 = 680 (人)。 有了初中毕业人数就不难求出高 毕业人数和初高中毕业总人数。

其综合算式是:

520 + 1 12/17 - 1 5/6 1X 1 + 12/17 =520+ 5/17 - 1/6 1X 29/17

=520- 13/17 X 29/17 = 520 X 17/13 X 29/17 = 1160 (人) 下面再举几例谈谈画线段图技巧:

(5/171/6

12/17 ,显然初中学生总人数的

1/6等于初中

12/17 ,高中和初中毕

明显。本题给出的条件是两筐苹果,显然是并列关

时两筐苹果的重量相等,求原来一筐苹果的重量。

文中画出如下单线分段图:

1/4,第二筐卖掉40%后,再从第一筐拿出 7.5

两例线段图(或几何图形)提出改进外,再举几例谈一谈画线段图


1. 对称点拨法

1甲、乙两汽车同时从 AB两个城市相对开出,经过



里处相遇。这时甲车与

画线段图如下: (附图

〔分析与解答〕 在线段图中,由于点拨了对称点(简称对称点拨法),学生就不难

看出,

从相遇点到它 的关于中点的对称点的距离是 18 X 2公里,这个距离恰好表示一份, 正好是 乙车1小时所行的路程。因此,乙 车速度是18 X 2= 36 (公里),那么甲车速度是 36 X 2/3 =24 (公里)。

2. 倍分关联法

2 (托尔斯泰问题)一组割草人要把两片草地的草割完,大的一片草地是小片的



倍。上半天人们都在 大的一片草地上割草, 到傍晚时把草割完,另一半人到小片草

画线段图如下:设大片草地面积为

大、

小草地上均割去(大片草地的)1/3,按照这个倍数关系,可以把两片草地割与剩关联起来 (简称倍分关联法),由此画出如下线

(附图

〔分析与解答〕:由图知,小片草地剩下的一块面积为

天能割

的草是大草地的1/6。这组人一天能割大草地面积的 其综合算式是:

1 + 1/3 - 1/2 1/3 = 4/3 - 1/6 = 8 (人) 3. 逆向对接法

3某校有学生若干人,男生比全校学生总数的

数的

3/4285人,求全校 学生人数。

画线段图如下:把学生总数看做1,用线段AB表示。以A为起点,先画出AD= 1/3AB, 再延

DC,使DC表示200人。若以C为起点,继续沿 CB方向画不出3/4AB线段, 因此,改为以B为起点,先画 BE= 3/4AB,那么EC表示2 85人,这时表示男、女人数的 线段正好对接,简称逆向对接法。

(附图)

〔分析与解答〕 由图知,ED表示(285 200)人,对应的分率是(1/3 + 3/4 1)3/4

1/3)1/3 ( 1 3/4)。由此可求出全校总人数:

(285 200) - (1/3 + 3/4 1) =85 - 1/12 = 1020 () 4. 集中会聚法。

4某校办工厂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做的比总数的

总数

1/35个,第三天 做剩下的51个,求这批零件的总个数。

2/910个,第二天做的比 1/3200人,女生比全校学生总 1 + 1/3 = 4/3 ,由此可求出这组人数。

1/2 1/3 = 1/6,即一人一

段图:

人用一整天刚能割完,问这组割草人有几个?

1,由题意知,上午割去大片草地的

2/3,下午在

午后人们对半分开、 一半人仍留在大片草地上, 地上割草,至M旁晚时还剩下一小块。这一小块由一

乙车所行路程比是 2:3求甲、乙两车每小时的路程。

3小时,两车在距中点 18

(1




画线段图如下: (附图)

把零件总个数看做1,依题意包含三条分线段。为了量率明显对应,使各个分量集 中、

会聚在一起,我们把 表示第二天的分线段放在第三天分线段之后,简称集中会聚法。

〔分析与解答〕 由图知,分率(1 2/9 1/3)对应的量是(51 5 + 10)个零件,由此

可求

出零件的总个数

(51 5+ 10) - (1 2/9 1/3) =56 - 4/9 = 126 () 5. 分层对应法

5小明与小亮同住一幢楼, 他们同时出发骑车看望赵老师, 又同时到达赵老师家。

但途中小明休息的时 间是小亮骑车时间的 1/3 ,而小亮休息时间是小明骑车时间的 小明和小亮骑车速度之比?

画线段图如下:设小明休息时间为 x,小亮休息时间为y,根据小明和小亮骑车与休 时间分

层对应关系,

画出线段图,简称分层对应法。

(附图)

〔分析与解答〕 由图知,2x = 3y,则x/y = 3/2,因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小明骑车速度 小亮骑车时间

1/4 ,

----------------- = --------------- =

小亮骑车速度 小明骑车时间

3x/4y = 3/4 X 3/2 = 9/8

综上所述,线段图只要设计的巧妙,可以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使难以解 答的 应用

题,绕过思考 障碍,获得简便易行的解题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3df5bef0a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