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贵州省5个主体少数民族简介

2023-02-14 13:0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8贵州省5个主体少数民族简介》,欢迎阅读!
贵州省,少数民族,主体,简介

8贵州省5个主体少数民族简介

贵州省5个主体少数民族

(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简介

1、贵州苗族

贵州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国的苗族有60%住在贵州省,几乎所有县、市都有苗族聚居的村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集中的地区。此外,黔南、黔西南自治州和松桃、威宁自治县也有一定数量的苗族人口分布。

苗族的族源十分古老,因分布地域不同而各自称“蒙”、“模”、“毛”、“髦 ”、“雄”等。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过去没有文字,1949年后新创了苗文。 苗族喜聚族而居,形成大小不同的村寨 。村寨多依山建筑,有的靠河溪的山脚,有的在山腰,有的则靠近山顶。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式。 苗族服饰差异较大。一般说来,男子蓄发包头巾,身穿无领、大袖、宽裤脚服装,腰带束身,冬天缠裹腿。妇女头顶束髻,包头巾、戴手钏、耳环和项圈、穿裙子。大多娄裙子为百为百褶裙,因居住地区不同,裙子的长短不一,颜色为青、蓝二色为主,也有其它颜色。上衣开襟,一般不用扣,多以花带束腰。 苗族崇拜祖先,信鬼神,也有信其他宗教的。主要节日有:苗年、吃新节、四月八、芦笙节、端午节、龙船节等。

2、贵州布依族

布依族是少数民族人数在贵州仅次于苗族的又一主要民族,全国均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在贵州,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较集中,也有聚居在安顺市、铜仁市、遵义市、毕节市、六盘水市和贵阳市等的。布依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后称“ 僚人”,元明时期称“仲苗”、“青仲”或“仲家”。从史籍称布依族先民为“羊可僚”分析,布依族作为羊可江畔夜郎古域远古居民历史悠久。是贵州创造古夜郎文化的主体民族之一。

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壮傣语支,没有文字,1949年后创造了布依文。 布依族素有“水稻民族”之称,居住环境依山傍水,河谷坝区土地肥沃、水源便利,传统农业以水稻耕作为主。民间文学有神话、诗歌、寓言、谚语等。民间歌曲有山歌、浪哨歌、酒歌、大歌、小歌、叙事歌、礼俗歌等。舞蹈有铙钹舞、转场舞、花棍舞、织布舞、响篙舞等。

戏剧有花灯戏和地戏。乐器有铜鼓、铜锣、皮鼓、唢呐、芦笙、姊妹箫等。布依族服饰千百年来逐渐演变,服饰多为青、蓝、白几种颜色。妇女着大襟短衣,部分着百褶长裙。男性老年人多穿长衫。婚姻实行自主婚。工艺品有蜡染、刺绣、织锦、竹编、陶器、雕刻


等。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信仰多种神灵,崇拜祖先。少数人信仰佛教、道教、天主教。

1952年以后,布依族聚居地区先后建立有自治区(县级)、自治县、自治州和民族乡。布依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糍粑、圆糖粑、耳块粑、盐酸菜、狗肉、八块鸡、糯米酒等。居住:布依族自古以来,多选择溪河两岸、坝子旁边居住。由于低地潮湿,故民居均为“干栏”式建筑。主要形式有吊脚楼、石板房。婚姻经自由恋爱,双方同意后再经媒妁提亲,表面上是媒人说合,实际上是自由恋爱,而且保持了传统礼仪。丧葬:布依族认为一个人具有“灵魂”和“肉体”两部分。布依族的墓葬,主要有“木棺葬”、“石棺葬”、“瓮棺葬”三种。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1952年以后,布依族聚居地区先后建立有自治区(县级)、自治县、自治州和民族乡。 3、贵州侗族

侗族源于古百越族系,秦汉时由百越西瓯中的一支自长江支流沅水向西南迁徙于今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地区,分布在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一带。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族侗水语支。侗族无文字,通用汉文,1949年后创立了拉丁字母拼音的侗文。现在还是多以汉语为交际工具。 侗族多依山傍水而居,溪流上建有桥梁,以“风雨桥”(花桥)最为出色。村寨建有宝塔式的“鼓楼”,是侗族地区别具特色的建筑。凡是有鼓楼和风雨桥的地方就是侗族聚居地。 侗族的住房一般是木结构的外廊式楼房,楼上住人,楼下圈牲畜。居住在平坝的人多住楼下,牲畜另圈。 侗族的服饰男女有别。男装和汉装无异,妇女也因地区不同而各有异。农村里,妇女穿青色百褶裙;打绑腿,有的地方穿长裤,束围腰,系飘带。足穿云钩鞋。冬青穿右衽无领衣,夏秋改着开襟衣,衬胸襟。头盘髻,包青布大包头,喜银器。 侗族崇拜祖先,供奉“祖母”“萨岁”女神。主要节日有过侗年、吃新节等。 4、贵州水族

水族自称“睢”,是由历史上“百越”族群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起来的。据古歌相传,其先民原住广西、广东交界地,随后经岜虽山一带逆都柳江而上,最后落脚于三都、荔波等地。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水族有34.87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2.78%,,主要分布在黔南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都匀市、独山县,黔东南自治州榕江县、丹寨县、雷山县、从江县。

分布特点是:沿江河溪流交错地区,其间夹杂着若干起伏的丘陵、平坝、河谷和山脊分布,人民依山傍水而居。村寨按姓氏聚族或成片聚居,一般由数十户或上百户组成一个村寨,杂姓村寨和单家独户零散居住者少。

水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他是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唯一的少数民族。随后在山东省组织中共中央直属山东支部。1922年代表中共中央出席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0e3d4869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