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唐708-782)《论书》

2023-03-01 17:3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徐浩(唐708-782)《论书》》,欢迎阅读!
徐浩,708,782

徐浩(唐708-782)《论书》

《周官》内文教国子六书,书之源流,其来尚矣。程邈隶体,邯郸楷法,事则朴略,未有功能。厥后钟善真书,张称草圣。右军行法,小令破,皆一时之妙。近世萧、永、欧、虞颇传笔势,褚、薛已降,自《郐kuà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密县东北。)不讥矣。然人谓虞得其筋,褚得其肉,欧得其骨,当矣。夫鹰隼乏彩,而翰飞戾天,劲而气猛也。翬翟(huī dí五彩羽毛的雉)备色,而翱翔百步,肉丰而刀沉也。若藻耀而高翔,书之凤凰矣。欧、虞为鹰隼,褚、薛为翚翟焉。欧阳率更云,萧书出于章草,颇为知言,然欧阳飞白,旷古无比。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字不欲疏,亦不欲密,亦不欲大,亦不欲小。小促令大,大蹙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斯其大经矣。笔不欲捷,亦不欲徐,亦不欲平,亦不欲侧。侧竖令平,平峻使侧,捷则须安,徐则须利,如此则其大较矣。

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永师登楼不下,四十馀年。张公精熟,号为草圣;永师拘滞,终著能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俗云:“书无百日工。”盖悠悠之谈也。宜白首次之,岂可百日乎!

[评点]徐浩(703782,唐书法家,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其书最精楷法,圆劲肥厚,自成一家。但拘于法度,稍欠韵致。《论书》是徐浩留给其子孙的经验谈,为世人所重.

此文是徐浩用来教育子孙的家训,所以言辞肯切,谆谆善诱。唐代中期崇尚丰肥,书法追求阔大温厚的气象。李肇《国史补》说:“怀素工瘦,张长史草工肥。瘦硬易作,肥劲难工”。徐浩即以“肥劲”为标格,既强调丰腴,又强调骨力,由此可见唐中期书法美学思想的嬗变。而在这之前漫长的时期,书坛上是以“瘦硬”为美的。另外,作者所说书“宜白首攻之”的告诫,也精警有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259cd872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