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说明到了汛期

2022-05-30 19:0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什么情况说明到了汛期》,欢迎阅读!
汛期,说明,情况,什么

什么情况说明到了汛期

1. 构成汛期,次要缘由是什么 缘由有:

1、雨水补给:(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汛期消失在雨季。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东北地区) 在春季,构成春汛。

3、永久性冰雪融雪:(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次要在夏季,汛期消失在夏季,径流量不大。

4、湖泊水补给:(我国的长白山天池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全年都有,对河流水量有调整作用。

5地下水补给:(我国济南小清河上游;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 全年都有,最稳定的补给源。

2. 什么是汛期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

由于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涨水季节不同,汛期的长短和时序也不相同。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溶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因正值桃花怒放季节,故亦称桃汛(或桃花汛)。中国北方,把春季河冰解冻引起的涨水现象专称为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溶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


汛。中国习惯上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水称为伏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

3. "主汛期"是什么意思

江河季节性定期涨水现象称为汛。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 每年5月至9月,我国江淮流域降雨明显比其他月份多,习惯上把这一段时间称为汛期。但从全国来讲,由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等差异,我国七大江河的汛期迟早不一。即便是同一河流各年也有早有迟。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北方入汛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 季节的不同,我国有四汛,即春汛、伏汛(夏汛)、秋汛、凌汛,其中伏汛和秋汛最大。通常所说的汛期次要指这两个时期。春汛是指春季在我国南方一些江河发生的明显涨水现象。如19983月初,在福建闽江、湖南湘江及江西赣江、抚河等发生了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北方河流因流域内冰雪溶化汇流构成春汛。伏汛在我国七大江河均易发生,如1998年在长江、嫩江及松花江发生的大洪水或特大洪水。秋汛常在江淮流域发生,通常所说的“巴山夜雨”就消失在这个时期内。198310月汉江发生的大洪水,1996年汉江、淮河发生的洪水均属于秋汛。凌汛是冬春江河水流受冰凌堵塞,而引起的明显涨水现象,常在我国北方的黄河、松花江和黑龙江发生。 汛期又分主汛期和前汛期、后汛期。主汛期是极易产生洪水的时期。7月下旬至8上旬(通常称为“七下八上”全国七大江河均可能发生洪水。因而,


“七下八上”常被认为是我国防汛的关键时期。 满足请接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32eb86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