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一时的懵懂少年

2022-06-05 17:4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初一时的懵懂少年》,欢迎阅读!
懵懂,一时,少年

从初一时的懵懂少年,到如今坐在教学楼的最高层;从一群混沌可爱的孩子,长成如今彬彬有礼的少年;一路走来,岁月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今天六班的绝大多数孩子们,懂得感恩,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团结协作。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话题是:用真心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我将从初一、初二、初三、初四我不同的工作重心跟大家做交流。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一,我着重做了以下三件事:

一、分小组。结合入学成绩,按学生的高矮顺序,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小组经过推荐选出正副组长,负责小组的整体事务,剩下的同学有的担任卫生组长,有的担任纪律组长,有的负责收取作业,有的负责做好小组得分的记录,总之确保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干,班级事务事事有人干。分好小组后,通过自己一段时间的观察,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同个别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小组再作一些适当的调整,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达到满意。分小组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 二、选班委。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建立一支有责任心、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选班委时我通过细心地观察和分析,通过学生选举,发展并挑选了一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律己甚严,有一定组织能力、开创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学生组成班委会。班委会成立后,对班委成员进行培养、教育,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又根据实际加强指导。 二、定班规。人常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初一的孩子,延续了小学时的特点,叽叽喳喳、活泼爱动、自我约束力差,但是对新鲜事物有着浓重的好奇心,什么都想尝试。我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让全体学生参与,向全班同学征集班级管理“金点子” 让每位同学都成为“立法者”,经过同学们一节班会课的充分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形成了自己小组的班级管理一日常规。我让班委整理,再由自己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出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的班级一日常规,(课件)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制定出班规之后,就是和孩子们一起执行,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一定要做到;比如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准备,那么我每节课课前也一定会提前几分钟到达教室,一来可以检查一下孩子们的课前准备情况,二来也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跟学生交流沟通一下,随时了解班级情况。在工作实践中,我总是按照班级一日常规要求同学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关注到学生方方面面的细节:每桌自设简易垃圾袋,随时随地收捡座位周围纸屑等杂物;随时注意桌椅整齐摆放;下课10分钟内必须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书、用具;对老师行礼时身体挺直,神态专注;集体活动时,注意维护班级形象……四年坚持下来,学生的各方面确实有所进步。

初二,陪伴孩子打好中考第一仗。

初二,应该是初中四年相对平稳的一年,班级事务已经初步走入正轨,孩子们也大致适应了初中生活的节奏,跟班主任和各任课老师之间也大致形成了默契,各项工作也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但是,他们将迎来他们人生的第一仗------地理小中考

刚刚步入初二的孩子,总以为中考距离他们非常遥远,因而思想上不重视,学习上没行动。所以在初二开学之初,我利用班会课和孩子们一起计算中考到底离我有多远。通过计算,孩子们知道了中考的紧迫性,思想上重视起来,开始有所行动。

初二的孩子,自己对知识点的把握可能还不是那么准确,此时,作为班主任,我发挥了班主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加强和科任老师之间的交流,了解每一章节的重难点,然后每天在督促孩子的同时,用家校通发给家长,让家长在家也积极行动起来,检查督促孩子每天完成该完成的任务,应该说,六班的家长还是很配合老师的工作的。虽则地理小中考孩子们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是,孩子们毕竟努力过,想来也不会留下什么遗憾。


初三,关注叛逆期的孩子,陪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一个认知,初二一个暑假过后再回到校园,孩子整个变了一个样,很难沟通,很不可理喻,很让老师家长头痛,六班的孩子也是如此。我尝试用以下方式跟孩子们共处,应该说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1)心平气和跟孩子沟通,少用命令式、归劝式的口吻。 到了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心理都逐渐成熟了,再用对待小孩子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会使他们感到自尊心的受挫,因此,我尝试用朋友的身份跟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情绪,发现他们有问题时,以朋友的身份帮忙,理解他们的感受,给孩子发泄情绪的时间,有些事情事后处理会比事发当时效果好,因而,发生问题时我大多采用冷处理的方式,延缓处理问题的时间,给孩子反思的机会,结果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2)少批评,多鼓励叛逆的孩子。叛逆的孩子更需要认同感,因而,我尝试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叛逆的孩子,哪怕他有一丁点的进步,也看在眼里,并夸大地来欣赏,坚持鼓励,避免讽刺和斥责,因为叛逆的孩子肯定受到过很多斥责,他们对斥责早已学会了反击,哪怕你再有道理。因此,无论多生气,我都试着控制好情绪,尽量用心平气和的方式跟孩子沟通交流。 给予信任,必将收获孩子的信任。 初四,用鼓励,助力孩子成长。

初四,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我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两个方面:提优和补差。

一、优秀生,一直是我心中的痛,初一到初三,级部前10只有吴芳慧1人,前五十也总共3人,而且除吴芳慧外都在20名之后,怎么办,没有好学生,将来中考的形势不容乐观。所以开学之初,我分析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圈定了边缘生,和每一个边缘生交流沟通,分析每位边缘生的薄弱学科,并和科任老师交流沟通,寻找突破的方法;利用学校家访的机会,走进孩子的家中,跟家长交流沟通,希望家长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并和孩子们实时沟通,交流,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有了进步,及时鼓励。开学一段时间以来,六班的孩子时不时给我以惊喜:本次月考,六班前15名进入3人,应该说前段时间采取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补差。班级的后进生,是班级维持稳定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到了初四,随着学习进度的加快,学习难度的增加,很多孩子在学习上确实非常吃力。跟不上,索性也就放弃的孩子很多,这样的孩子一多,势必造成课堂秩序的不好调控。怎么办?在开学之后的第一次月考家长会上,我把所有的孩子留在教室和家长一起参加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我跟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探讨孩子们一旦跟不上怎么办?家长们颇受触动,孩子们也有所感悟;另外,放低对孩子的要求,不做横向的比较,只做纵向的对比,只要自己与之前相比有所进步,便大加赞扬,也给了孩子们一点信心。当然,六班的后进生工作,依然步履维艰,但我们毕竟在路上。

四年的时间,一路走来,学生长大了,成熟了;我也历练了,收获了。跟学生共成长,感觉真好。用我班学生吴芳慧的博客中的语言作为今天的结束语,和大家共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4402ac02d276a200292e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