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娣《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2023-05-02 09:0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冯新娣《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冯新娣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2011三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兔子的故事,向同学们介绍了不劳而获是不行的道理/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与句式等方面差别特别大,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能否准确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使用多读多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语和课文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写9个生字“守、株、待、耕、触、释、其”,学会认4个生字“宋、耕、释、冀、”。

2.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能准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准。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种田人的不劳而获。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准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文言文,读懂句子。

难点:学生能结合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和想象等方法理解古文大意。 教学准备

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和文字资料,制作成PPT电子演示文稿。 五、教学过程:

课前师生互动:交流小学阶段常见的古代名句,让学生对文言和文言文有个初步的理解。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文言文的期待

1.出示图,问:你看到了什么?(寓里有故事,言里有道理。 )什么是寓言?(藏着道理的故事就是寓言。

2. 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今天要学习的语言跟其他有所不同,它是古文的。想问别

人吃饭没有,口头语是“吃饭了吗”而书面语就是“饭否”这里的“饭否”就是文言文”。

2.(出示图片)看!是什么?(古人叫株)今天我就来了解“株”的故事。伸出你们的嫩手,跟我一起写课题。《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株什么意思?)出示“田中有株”,上手很快,看来你们很有学习古文的天赋呢!

3.围着“这树桩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赶紧试试,看能不能把古文读通顺? 二)初读古文,检查预习

1.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易错的句子。 出示:

1 宋人有耕者。

学习宋:宋朝(古代富贵家族种在天井中央、象征家道兴旺的神树。)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学习释:举例子如释重负。(结束了这个阶段的复习,我如释重负地松了口

学“耒”:生谈了解,出示图片耒:古代的一种翻土工具,教师介绍,回忆带有“耒”字部的字。(耕,耘)

师:读好字音是断好句是关键,先来看看你们的预习。

3.屏幕出示:生字词“守、株、待、宋、耕、触、释、其”。(学生指读,齐读)

4.练习记忆生字。

5.指导易错字的书写。(提问学生、学生写生字、学生点评)。 三、再读古文,读出节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自由练习读。指名读(到前面读)

根据学情,强调多音字在本文中的准确读法: (wéi)宋国笑。根据学情引导读准停顿。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标记停顿和重音。

2师相机示范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节奏。

宋人/有耕者。田中//,折颈/而死。因/释其耒/守株,冀/复得/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3)指名读,生点评。 4全班读,师点评。

四、借助学习方法,理解大意。

1.结合注释解释理解句意,适当做标记。

1)引导学生回顾理解诗句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看注释,借助工具书,看插图……

2)小习题

2.使用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读读古文,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有不明白的在同桌间、小组内研讨,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探讨。

3.大组汇报。

1)汇报通过合作学习仍未解决的问题。 预设:

a.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一天)一只的野兔跑得飞快,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c.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种田人再也没有获得野兔,而他自己也成了宋国人的笑话。

2)学生串讲故事。

(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吗?) (结合图片和提示看看谁能绘声绘色地讲出来。生自由练说。)

五、想象拓展,熟读成诵。

1.理解下笑的原因。“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种田人白白得了一只兔子,还美美地吃上一顿,种田人有了这次意外的收获,第二天......(“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5127dd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