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各课型教学模式

2022-07-08 16:4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英语各课型教学模式》,欢迎阅读!
小学英语,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各课型教学模式

词汇课:提倡低学段音义领先,形随后;高学段提倡音形领先,义随后。

小学英语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单词。单词是基础,只有过了单词关,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因此,对单词的教学模式我们有必要进行探讨。

一、Warm Up

1、课前听写。

(巩固与本课时相关的单词35个,不易过多。可采用多种形式,如:补全单词、找单词、听音写单词、默写等。

2.通过日常对话、歌谣或简单的全身反应活动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 ( 这里的对话或歌谣一般是与本课时的新知识有一定关联的。)

3. 师生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教师巧妙创设情境引入新词,为新课做铺垫。 二、Presentation 1、引入新词

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如:卡片、实物、简笔画、肢体语言、动作、PPT等方式呈现新词。

2、教学新词

(1) 在教学新词时,应注意遵循的原则。即先让学生听清楚单词的发音,然后跟读、拼读,掌握单词的构成,最后在句子中理解单词或词组的意义。

(2) 做到词不离句 即把词汇放入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结合句意呈现单词并带领学生反复操练,这样不仅遵循了英语的教学规律,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词汇的意思。

(3) 渗透单词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通过发音记单词、分音节记单词、找规律记单词、新旧对比记单词等。

(4) 教学新词时,还应注意做到难易结合,简单的单词生教生,难点单词教师引领、分解突破。若本课时单词较多,则可以分成两部分来教,这样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三.Practice

1、回归课本,听录音、跟读。 2、同桌互读或分小组读。 3、记忆及检查。

4、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练习巩固。如:游戏、动作、歌谣等

对话课:提倡创设情景,充分给学生读和说的机会,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英语对话一般是由一段对话和一个任务型活动组成。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提高会话技巧,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经过本校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的共同探讨和实践,结合本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现将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总结如下:

第一步 复习热身

此环节有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且通过对旧知的复习和巩固,降低新知的难度,为新的学习内容作好铺垫。

1听写 Dictation

听写本课时对话中要用到的单词或词组,可采用补全字母、听音写词、默写、师报汉语听写等方式,听写单词个数控制在4-5个。

2.日常口语oral English




英语对话,可采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等方式进行。 3. 热身活动Warm-up

可采用歌曲、歌谣、全身反应、猜一猜、做一做等游戏形式,也可让生题前准备学过的英语对话,课前5分钟内表演。

第二步 呈现新知

1创设情景,导入新句型。教师可用对话问答、实物、图片、简笔画、动作、表情、课件等创设情境,快速导入新句型。

2操练新句型。可采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生问答、同桌或小组互问互答等形式快速操练。

3自主学习对话。可采用生自己读对话、同桌互读、小组内读等形式。 4学生读后展示。可采用分角色朗读对话、个人或小组朗读对话。 第三步 趣味操练

1 听音跟读 让生听原版磁带录音或多媒体课件跟读。 2 自主读背对话

让生自己熟读对话,要求基础较好的能当堂背诵,中等生能够熟读,后进生能读通顺。 3读背效果检查 可采用集体读背、个人或小组抽查等形式。

阅读课:提倡大量输入,适当输出,培养学生自学即仿写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不断深化,小学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已成为小学中高段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需要教师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和针对性的方法指导, 从而逐渐形成的 根据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和我校英语教学实际对高段英语与阅读教学模式做 以下探究;

1Warm up(热身).读前灵活处理,可采用以下方法

1)读前的会话练习,重点句型结构,词组听写等方法

2)设置情景,巧妙导出阅读中的生词,短语,或句子,为学生的预读扫清障碍。 3)结合图片,降低难度。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毕竟有限,阅读储蓄毕竟 不多,因此,在遇到比较难理解的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将复杂的阅读材料转换

成图文并茂的形式予以呈现。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阅读的难度。 4)巧妙引入,激发兴趣,预测故事,挖掘生活。 由于某些教材内容离学生 相对比较遥远,所以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在课之初就要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加以整合。

5Free talk拉近距离。如果有些教材的难度不大,我们可以通过课前的活动对话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唤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例如六年级关于wu yifan: weekend我们可以通过课前对话做些什么,把阅读中的内容揉进去分散

2Presentation(新授)读中精心设计

1)听读入手,知其大意。学生在听阅读材料的录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提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围绕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当然,要引起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问题提出不能过于细化,而应该是大多数学生基本可以回答的,诸如可以围绕who, when, howwhat

等等的疑问词设计表格让学生感知材料大意。

2)细读故事,完成任务,注重合作。这时老师引导学生一起细读故事,同时在文中寻出上一环节老师提出问题的答案,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检测。老师检测时要照顾到学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并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然后再和学生一起找出文中的关键词




和关键句,。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技巧,这也为后面让学生复述故事做好了铺垫。同时注重3人或4人一组合作完成任务。

3)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有机处理生词,短语或难句,清除障碍。在每一篇新的阅读材中,都会存在一定数量的生词,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在课中引导学生进行生词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结合TPR,动中学词;结合图片,形象识词;联系上下文猜意思都是很好的方法。

4)再次听读或跟读,体验故事,听读并行。在前面环节的铺垫下,学生对故事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时老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带着感情跟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在朗读的过程中体验角色和语感,让学生从情感上更进一步地走进故事。

3.Extention(拓展)读后拓展运用。

1)复述阅读内容,可以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也可以是给提示词复述。教师可以借助重点词汇信息、简笔画图片信息和问题信息等方式,唤起学生的旧知,进一步

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加强内化语言的能力。

2)表演小故事,有些故事情节比较强的阅读可以分角色让学生表演跟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积累语言,提升能力。如小练笔,可以采用天空的形式书写,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仿写。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利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读促说、以读促写

总之,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主要侧重点是学生阅读技能技巧的培养,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这将是一个反复而复杂、多变而灵活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运用下去,探究下去。



东城小学英语教研组 20141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57681b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