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导游词

2023-02-26 23:3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岗村导游词》,欢迎阅读!
小岗村,导游词

小岗村导游词

一、各位团友大家早上好,很高兴能在这阳光明媚,微风和煦的日子里与大家相聚在国十大名村之一的凤阳小岗村, 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萍,大家叫我小王就行了.在家千日好,一天希望大家可以出门也不难,有事您说话,小王帮您忙,接下来的跟着我的脚步走,因为跟着导游走,快乐感觉才会有.在游览之前小王提醒大家在注意人身安全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财产安全,尽量把包背在前面,背在前面里面的东西是您自己的,背在后面里面的东西指不定就是谁的了。

二、 话说要了解当代中国,就要了解中国的农村,要了解中国农村的改革就要从小岗村开始小岗村位于凤阳县东部,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建设靠施舍”“四靠村”村子里18人家个个当过队长,算盘响,换队长已成为这里特有的规律。1978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人先”的胆识按下了18颗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从此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现在咱们一起走进小岗村去回顾当年的那段历史。

三、现在咱们面前的大包干纪念馆用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分《抉择》《追梦》《关爱》三个展区,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四、现在咱们位于第一展区《抉择》。大家请看这些照片,它反映了从1956年到1978年这23 年间小岗村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当年人们住的就是破草房,没有牲畜就用人来拉犁耕种,农民把红薯当饭菜,他们长期在旧体制的束缚下吃不饱穿不暖,秋种过后还要逃荒。于是在1978年底,小岗村十八户的庄稼汉集中在一起,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秘密签下一份合同,把属于集体的土地承包到农户,由农民自主决定种植品种,按照承包土地的数量,向国家和集体纳税。这一幅就是当年在昏暗的煤油灯下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

五、第二展区《追梦》呢,就展示了小岗村人们不甘落后,敢想敢做敢闯的精神。他们在新时代的浪潮下办工厂,调结构,闯市场,努力实现自己富裕梦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家园。这些照片充分展示了这二十几年来小岗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请看这几张照片,楼房,彩电,冰箱,洗衣机应有尽有,和第一展区的照片形成鲜明对比,充分体现了一个现代化农村的蓬勃发展。

六、现在就到了最后一个展区《关爱》了,这幅图片展示的是1980年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到小岗村视察时的情景,他看到小岗村人们在实行一年的大包干后,农民的收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常高兴,并支持和鼓励小岗村人继续努力,在改革最关键的时刻他给小岗村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给小岗村人们送来了鼓励和关怀。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支持下,小岗村人进一步弘扬大包干精神,艰苦创业,加强了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小岗村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建起了大包干陈列室、村民图书阅览室、卫生室、农民科技化学校,不断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奋斗。

七、游客朋友们,这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旧体制下贫穷落后的小岗村,也看到了今天实行改革后生机勃勃的小岗村,小岗村的故事还在继续,但我们今天的行程却要画上句号了。今天非常感谢大家的积极配合,有照顾不周的地方希望大家可以提出来.别人是百年修得同船,咱们今天可以说是同行同吃同游同乐,为了这百年的缘分,小王祝愿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健康幸福,工作顺利,学习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6b67bdaf45b307e871979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