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桥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09-07 07:1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州桥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赏析,原文,翻译

州桥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国,渡过淮河,踏上中原土地,感慨很深,将沿途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日记《揽辔录》一卷,又有一卷,收其所作七十二首七言绝句,多举所见为题,以表达故国之思。此诗为过汴京时所作。

文学

此诗四句,截取了一个生动的场面,有人物、有环境、 有情节、有对话,完全可以作为一篇小小说来看。环境背景,是第一句的交代,州桥,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因为其南北是御路,作者经过此地,不直写自己内心的亡国之痛,而是从对面写来,写中原父老的感情。丧国的痛楚,沦为异邦蹂躏的凄惨,令中原父老苦不欲生。这里, 父老 宋金两个时期的人,他们对故国的怀念远比青年人深切,所以让其出场很典型;同时,这也是实情。他们盼啊盼,盼了几十年,忽然见到宋朝使者,一时间该有多少话要说、有多少泪欲流啊!可他们强行忍住,因为屈辱的遭遇虽然难堪,盼望官军的情绪最是激烈。接下来,两句忍泪失声的询问,是这个场面的高潮,然突然收结。从内容上看,这样更深刻地表现了中原人民盼望北伐的心情;从艺术上说, 在感情的顶点收结是诗歌创作的妙法, 往往起到语尽不尽的效果。此诗

1




正是如此,诗在到达顶点时戛然而止,可是并非语意都尽,而是余音袅袅。没有以使者身份回答 父老 的问题,也没有以作者口吻发表议论;但他的感情已经与诗笔叙说的事实、描绘的形象融合为一了。如果一定要作想象的话,那范成大可能只是无言以对,因为南宋统治者的既定政策根本不想收复失地,这是十分可悲的。因此此诗对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也有一定的批判。

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 ──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直接叙述,往往比描写更难驾御,这就要求诗人要有敏锐的目光,能抓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细节,将感情倾注于其中。这首诗的特色就在于此。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 。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 王师北定中原日 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 望驾石 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 字中。而含泪失声的 则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 沉痛不可多读 。而 几时真有 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 此时无声胜有声

名家点评

高士奇:北人土语,以候为等,诗人未有用者。范石湖《州桥》

2




诗云: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字,亦新。 《天禄识余》

潘德舆:沉痛不可多读。此则七绝至高之境,超大苏而配老杜矣。 《养一斋诗话》

孔凡礼:遗民之涕泪,金人之奴役,中原之壮丽,故都之残破,英烈之伟业,权奸之误过及恢复之信心,完节之决心,纷形笔下,实成大思想之集中表现。《范成大年谱》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bc204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