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古诗鉴赏

2022-04-10 11:1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夜喜雨古诗鉴赏》,欢迎阅读!
喜雨,春夜,古诗,鉴赏

《春夜喜雨》古诗鉴赏

《春夜喜雨

》一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 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下面是关于《春夜喜雨》 古诗

鉴赏的内容,欢迎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

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诗中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 物的春雨。

其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 雨诗,为千古所诵的佳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写春雨适时而降。刮风下 雨,本来是一种极平常的自然现象,它本无感情和知觉。诗人在这里以拟人化的 手法,赋予春雨以思想感情,似乎它很懂得人们盼雨的心情,知时节而来。接着 点出是春雨,正因为是当春之雨,才显出雨之来得可喜可贵。于是好雨二字脱口 而出,极其感奋自然,诗人当时喜兴的情态仿佛就在眼前。

这里诗人对喜雨的赞美,既没有抽象的议论,也没有采用什么比喻,而是真 挚感情的自然爆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是神来之笔,不但写出了 雨的形态,而且传达出了雨的神态。在一个春天的夜晚,绵绵细雨伴着和煦的春 风飘洒大地,悄然无声地滋润着泥土、禾苗、花木。潜、细二字,十分精确、形 象,传出了春雨悄悄而来、轻轻而动的神态。将一个特定的自然景物描绘到入化 之境。无怪乎清人沈德潜称道这两句诗传出春雨之神。

如果说上两句是诗人在屋内听春雨飘洒声之所感, 那么野径云俱黑,江船火 独明两句,贝規诗人推门远望雨夜景色之再现。雨声沙沙,喜而思见。推门向外 一望:细雨绵绵,乌云笼罩,天下一片漆黑,分不清山,看不出路,只有远处闪 耀着一点红光,是江上渔船的灯火。这迷人的春郊夜雨之景,使人在广漠的幽暗 中感受着一种甜美的静寂。这里作者细致地写出雨夜之景,正是以这种气象寓托 对喜雨的兴致心情。夜色越阴暗,

1 / 5




才越能觉出绵绵细雨不断之势,盼喜雨的心情 就更加称意。

诗人在这幅春郊夜雨的画面上,于一大片的黑色之中,点上一点渔火的光亮, 使得黑明映衬,醒目鲜明,从而更增强画面的诗意。最后两句晓看红湿处,花重 锦官城是想象中的景象,也是诗人喜兴心情的进一步表达。诗人推想这雨今夜一 半时是不会停的,经过一夜的滋润,到明天拂晓时,雨过天晴,锦官城满城含着 雨水的百花,会更加鲜艳夺目,一片生机。从这层春意盎然的想象中,足见诗人 对好雨的喜悦难尽心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意味。

红、湿、重三字,极其形象、准确地表达了雨后花朵的特征。故而明人谭元 春说:红湿字已妙于说雨矣。重字尤妙,不湿不重。

这首诗全篇按时间的顺序,依照景物的变化,顺应着主观的感受,点染出春 夜喜雨的景色与气氛。全篇句句是雨,处处是喜,而喜字却一字不露,足见诗人 的匠心独运。

2 / 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cba29033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