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放风筝的古诗

2022-03-25 04:3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描写儿童放风筝的古诗》,欢迎阅读!
放风筝,古诗,描写,儿童

描写儿童放风筝的古诗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吟咏风筝的诗词中,最经典的当属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一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时节,快乐的孩子舒臂引线,喜放风筝的情景。吟诵全诗,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不觉出现在眼前。 观村童戏溪上 -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风鸢图诗 -徐谓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南宋大诗人陆游则通过“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这句诗,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以及孩子那天真可爱、欢乐自在的状态。“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徐谓的《风鸢图诗》,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让我们看到春天里,人们争放风筝的情景。 风筝 -孔尚任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风筝的确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放风筝也大有讲究,要想让风筝高高飞在天上绝非易事。孔尚任在《放风筝》中描绘了这种情景:“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天真顽皮的儿童没有把风筝成功放飞,他不但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抱怨风力不够。在孔尚任的笔下,孩子那种可爱的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 其实,喜爱风筝的决不单是儿童,还有成年人。明朝徐文长在《风鸢图十首》中就写到了一个老人对待风筝的情趣:“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老人们放风筝,不再有孩童的喧闹,也不再有年轻人的激情,他们有的只是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在宁静闲适中生活的情致。和煦的春风中,明媚的阳光下,眼看风筝高入云霄,自然令人心旷神怡。难怪诗仙李白吟咏“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寇准写出“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元朝马臻诗赞“手拍丝轮争上下,一时回首看青天”。 怀潍县 -郑板桥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放风筝的古诗所描写的场景中,最壮观的’莫过于郑板桥的《怀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又是“如雪”,又是

“满天”,放风筝的场面可以说是盛况空前。再加上一队“娇女”,在满天飞翔的风筝下,又是“打四围”,又是摆罗裙,不知是风筝给了她们春天的心境和展示美丽的天地,还是她们使春天更加俏丽多彩。 纸鸢 -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同样是风筝,在不同人的眼里会流露不同的情感。宋朝寇准的《纸鸢》却曰:“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清末画家吴友如的题画诗:“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则通过画中的风筝写出了自己乐观向上的心态。 风筝 -曹雪芹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这是清代著名大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探春这一人物写的一首风筝诗,此诗把放风筝的人和放风筝的季节,以及放风筝时出现断线的情况写得惟妙惟肖,耐人寻味。由此看来,风筝遥遥一线牵,有放飞成功后的喜悦与兴奋,也有盘旋坠地后的思考与沉思。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5182c7102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c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