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不告诉你的真相

2024-04-06 13:26: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金融界不告诉你的真相》,欢迎阅读!
金融界,真相,告诉

金融界不告诉你的真相

保险的观念要正确,保险是买保障不是买发财



如果有位保险业务员告诉你:“保险商品是种投资理财工具。”不要怀疑他在骗人——理财型保险商品确实有投资理财的功能设计,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的资本市场上,保险商品都被认为是种投资理财的工具。不过,投资理财工具也分为积极型与保守型两种,而保险商品与银行定存商品、政府公债等都被视为保守型的投资理财工具。保险毕竟是有历史的传承,而保险商品的设计也是以“保障”作为商品设计的目的,因此所谓的理财也仅仅是附属的功能,甚至是聊备一格,让保险业务员好卖保险而已。

决定商品各种价值的是市场上的多样化需求,而不是商品本身的目的。保险商品的“保障”功能被保险商品的其他附属功能所取代,其实是来自于消费者的选择,保险公司则是配合消费者的需求而被动设计的。

消费者自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保险商品都是以保障为目的,若是硬要当成投资理财的工具,也只能把保险商品当成保守型理财工具,千万不能指望低风险的保险商品,同时又具有连动债、私募基金等投资理财工具的高获利特性,这是不可能的。高获利一定会伴随着高风险,这是投资理财最基本的常识。可是这么浅显的道理却经常被消费者忽视,消费者反而向保险公司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要求。

近年来,国内的保险市场出现了很多所谓的“投资型保险商品”,设计的内容就是“保障”结合“基金投资”所形成的综合型保险商品。看似兼具多用途、多功能的投资理财工具,既有保险商品低风险有保障的特性,同时又具有基金投资的高获利功能。这种“投资型保险商品”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产品,势必带来资本市场上新的投资理财革命。而设计出“投资型保险商品”的人肯定是个天才!


情况的发展真的会是这样吗?正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合理的需求,保险公司也就只能东拼西凑搞出了这么一个“四不像”,如果单纯只是个“四不像”也就罢了,但是这个“四不像”是保险,却是保障最少的保险;是基金,却是投资效益最低的基金,组合的结果就成了最差的保险商品!因为保险与基金是两种投资理财,截然相反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但设计人员硬是要把保险与基金组合在一起,就成了这样不伦不类的“四不像”!

消费者只有保险观念正确,才不错把“冯京”当“马凉”,不会买保险花了很多冤枉钱!所谓“保险、保险”就只是种保障而已,与中国的老话“囤粮防饥饿”是相同的意思。消费者有“囤粮防饥饿”的意识当然很好,可是想象着储存在仓库里的小麦、稻谷等作物,能够自己生出更多的小麦与稻谷来,这不是有点痴人说梦吗?

每一个消费者对于保障的需求大小不一样,但都可以计算出来。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对于保险的需求当然要做弹性的改变,这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不过这一切都要以保障的角度做唯一的出发点。

消费者必须要清楚明白买保险可以买到保障,因为那是消费者自己的钱。但买保险绝对买不到“发财”,因为保险商品的设计是不会侵犯(赚取)别人的财富。当然, 保险商品确有获利的功能,并且被视为保守型投资理财工具。原因有二,如下:

第一, 保险商品属于长期交易,保险契约中有预定利率的设计,所谓的预定利率就是保险公司

承诺每年要给投保户的利润(红利),也许利率并不高,但还是有。

第二, 根据国内相关税法的规定:个人的保险商品所得是免税的,所以很多消费者就利用保险

商品作为赠与、遗产等避税理财的工具,把要给子女的财产用保险商品的形式转移给子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5343176e45c3b3567ec8b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