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美学范畴研究

2024-03-12 15:00: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氤氲”美学范畴研究》,欢迎阅读!
氤氲,美学,范畴,研究

“氤氲”美学范畴研究

“氤氲”来自于“气”之清浊化生,但却区别于“气”的隐性活力基元,“氤氲”更为实际生动,拥有显性的生命力。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有着深厚的哲学根基与外显活力,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诗歌,“氤氲”用于艺术创作、审美鉴赏中的例子不胜枚举。

魏晋玄学的兴起使得能够表达自由精神的山水绘画逐渐受到关注,自此,水绘画以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的独特创作技法、追求气韵生动的风格特色影响着整个中国艺术创作。山水绘画以笔墨浓、淡、干湿的娴熟运用,形、色之外气、意、境的把握,“似与不似”间的烟云朦胧,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天地氤氲、山水氤氲、笔墨氤氲的艺术特色。

“氤氲”的绘画特色不仅表现在绘画创作中,同样也丰富的出现于各种历史时期、绘画风格中,隐藏于画论家“烟云变灭”“叆叇”“荟蔚”等修饰词的画论品评中,石涛在《苦瓜和尚话语录·氤氲章》中提出“笔与墨会,是为氤氲”正是看到了“氤氲”在中国绘画中的特殊意义,将其进行了美学范畴上的定义。这使得“氤氲”在近代绘画美学表现中经久不衰,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氤氲”作为美学范畴研究的意义进行分析以及研究现状探讨。第二部分对“氤氲”的哲学概念探源,研究其作为哲学概念“气”的子范畴所表现出的内涵精神。

第三部分以历史性梳理找到“氤氲”与“气韵”“意境”等承继关系,表明山水绘画中“氤氲”观的萌芽与发展。第四部分通过具有外显活力的“氤氲”意境的山水画的表现作为背景,以引出石涛在《苦瓜和尚话语录·氤氲章》中将“氤氲”作为独立美学范畴,表现出其对于山水绘画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通过对“氤氲”范畴自明清以后对后世的影响,以此来达到对“氤氲”山水绘画的未来展望,以表现笔墨、气韵的意境精神。最后是本文的结语部,山水绘画对“氤氲”的追求是那种“烟云灭没”的“玄妙”气韵。

“氤氲”在不断的笔法、墨法创造的意境变革中一直保持生命活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537a43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b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