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2022-07-08 05:3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地震应急管理现状分析》,欢迎阅读!
应急,地震,现状,我国,分析



我国地震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等公共性突发事件频发。特别是自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以来,由于地震的破坏性大,突发性强,对社会影响深远,防御困难等特点,我国的地震应急管理系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立健全的地震应急系统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地震应急管理系统的现状分析,从而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希望能对我国地震应急管理系统的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字] 地震 应急管理 现状 问题及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等公共性突发事件频发。由于突发性公共事件本身具有紧迫性、突然性等特点,给我国的应急管理政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自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以来,由于地震的破坏性大,突发性强,对社会影响深远,防御困难等特点,我国的地震应急管理系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立健全的地震应急系统迫在眉睫。



所谓的地震应急,狭义上包括破坏性地震应急和破坏性地震短期或者临震预报,分别称为破坏性地震应急和临震应急;而广义上的地震应急则包含更多方面,如有感地震应急、平息地震谣言应急、震情应急、应急戒备等均属于广义上的地震应急 根据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破坏地震应急条例》地震应急是指应付突发性地震事件而采取的震前应急准备、临震应急、临震应急防范和震后应急救援等应急反应行动。而应急管理体系是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组织、制度、为、资源等相关应急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总和。



1我国地震应急管理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所以早在1966年邢台地震后,我国就已经开始着手展开地震应急工作,进行监测预报的实践;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后,我国全面研究总结、探索减轻地震灾害的方法,为今后我国地震应急系统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国家地震局、国务院先后编制、颁布了《国内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预案》1991年)《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5年)等,使我国的地震应急管理体系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确立了以监测预报 震灾预 紧急救援为主的三大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初步完成了我国地震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了我国的应激反应能力和指挥能力,为各级各类地震的预案提供了组织基础,同时对我国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2001年我国成立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003年成立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专家组和地方机构。根据国家门户网公布的数据上看,目前,我国已经有2000多个乡级政府、700多个城市社区、5000多个家庭、1400多个重大生命线工程等进行了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558dd1b84868762caaed5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