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孩子,请学会“告诉”!

2023-03-05 00:3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随笔:孩子,请学会“告诉”!》,欢迎阅读!
随笔,学会,告诉,孩子,教育

教育随笔:孩子,请学会“告诉”!



教育随笔:孩子,请学会“告诉”! 这学期接手一年级,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天天在一起觉得挺快乐的。只是觉得嗓子吃不消,这不,刚开学十天,喉咙已经发炎了。今数学林老师去医院体检,我先是带着孩子们早读,接着上晨会,又连上了两节语文课。下课的时候,感觉嗓子已经冒烟了,一句话都不想说,只想坐下歇会、喝口水,让又干又疼的嗓子休息片刻。这时,一个接一个的孩子跑来告状: “老师,小A把纸屑扔到地上……” “老师,小B和小C在打架 ……” “老师,小D和小E在教室奔跑……” “老师,小F骂我……” “老师,小G随便翻我的笔盒……” “……” 一时间,真让我应接不暇。孩子们都在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他们是在等我帮他们解决问题呢! 低年级的孩子遇到事情第一反应就是向老师告状,作为孩子们信任的班主任,对孩子们的告状又不能置之不理,但是仅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如何能应付得了这么多孩子的告状?怎么办呢?我得想个法子…… 又到了上课时,我看了看孩子们,一句话也没说,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大大的字——告状 告诉,其中“告诉”两个字用红笔凸显。显然,孩子们都不知我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有一个识字的孩子坐在位子上读了起来,我便让他领着大家把这两个词语读了几遍,接着我又解释了一下两个词的意思。显然,从孩子们的眼神和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向老师“告状”司空见惯,对“告诉”别人却很感兴趣。于是我便趁热打铁:“小朋友们,当你和同学发生矛盾时,除了报告老师,你还可以告诉对方。向老师“告状”很简单,如何“告诉”别人可是一门大学问,你们想不想学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道:“想!”见时机已成熟,我便针对孩子们之间经常会发生的矛盾和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现场指导,如:吵架、骂人、乱扔杂物、在教室奔跑……我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告诉时一定要对别人有礼貌,要用上“你好、请、可以吗”等礼貌用语,要告诉对方错在哪了,应该怎么做。只要你彬彬有礼,说得有理,同学们是会接受和改正的。“告状”谁都会,告诉的学问大着呢,所以要经常学习和练习。” 接下来的几节下课时间,告状的人渐渐少了,我一边含着“金嗓子喉宝”,一边看着“小老师们”都在一本正经地“告诉”别人,心里在偷着乐呢! 点评: “告状”行为在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当中非常普遍。学生告状往往令老师不胜其烦,有的老师在对待和处理学的“告状”时,缺乏耐心和教育艺术,有的学生“告状”遭老师斥责后,渐渐就不爱说话,甚至连上课也不爱发言。更严重的是老师不能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学生的心里话不愿意跟老师说,久而久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拉大了,有的学生还会因为积压在心中的委屈或不快得不到宣泄而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小学生的告状行为,对小教工作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处理是否合理、得体,不仅涉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而且对学生明辨是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巧妙引导孩子将“告状变成告诉”,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动脑、动口化解同学间的矛盾,从而培养了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也保护了孩子们“说”的积极性,锻炼他们大胆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58fb2a4a98271fe900ef9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