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试卷

2022-07-11 12:40:4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试卷》,欢迎阅读!
武汉市,湖北省,统考,期末,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3题;共6)

1. 2分)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B . 中国羽毛球队全体队员不畏强敌,英勇拼搏,铩羽而归 夺得了汤姆斯杯,完成了赛前的既定任务。 C .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 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D . 旅居国外已经30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他写信给老家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2. 2分) (2019高一下·重庆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看到央视专访任正非的内容后,使我明白了任正非“爱国,爱这个国家,希望这个国家繁荣富强,不要再让人欺负了”的赤子心。

B .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否认这学期校园里发生的巨大变化:道路旁绿树成荫,校园里花果飘香,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健儿如飞。

C . 世界那么大,你该去看看:看太阳如何从山那边爬上来,看月光如何浸入秋夜的江面,看长城如何蜿蜒,看这些世上没有的奇迹。

D . 为了加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我国多个省份的高考改革陆续启动。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3. 2分) (2017高三上·滨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 老师发信息询问小张毕业后的情况,小张回复道:“学生一切安好,承蒙恩师垂念,不胜感激!” B . “十大校园歌手”大赛的获奖名单出炉,李斌兴奋地对王红说:“王红,祝贺你忝列其中!” C . 针对各购物网站“双十一”的优恵方略,各大商场也纷纷采取措施,为消费者惠赠精美的礼品。



1 16


D . 李教授的演讲震撼人心,很多学者纷纷要求和他合影,面对这一不情之请,他欣然接受。

二、 现代文阅读 (3题;共41)

4. 19分) (2019·崇明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审美救赎何以可能 潘知常

①对于审美救赎的思考,首先当然应该是审美救赎何谓。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审美救赎何为。审美救赎何谓,是对于审美救赎的本体属性的回答,审美救赎何为,则是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回答。在这回答的背后,则是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生存权、审美与艺术的尊严的回答。当然,这也与我们过去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有关。黑格尔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熟知非真知。无疑,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非常合适的。显然,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思考,其实就是对审美与艺术的本原、审美与艺术之为审美与艺术的思考。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进入美学殿堂的唯一通道。

②人类失落的生命,过去只能在宗教中才能够被赎回,这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宗教救赎,然而,在宗教退出历史舞台的主导地位之后,人类失落的生命就只有在审美与艺术中才能够赎回了,当然,这就是审美救赎的登场。可是,为什么只有审美与艺术才能够赎回?审美救赎又何以可能?过去几乎所有的美学家对此大多一笔带过。之所以如此,无疑是因为他们都只关注到了审美与艺术的一般本性,并且只是从审美与艺术的一般特性入手,去对此加以说明,但是却都忽视了审美与艺术的特殊本性,也忽视了从特殊本性去对此加以说明,因此,也就未能促成这一困惑的最终解决。

③换言之,对于审美与艺术,过去我们经常去询问的,是美从何处来?其实,我们还应该去询问的,却是美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美是如何帮助我们生存下去的?美是如何拯救我们的?过去我们经常去询问的,是人类是怎样创造了美?其实,我们还应该去询问的,却是美如何创造了我们?审美与艺术帮助我们去挖掘出真正的力量,去唤醒我们。

④问题的关键,当然在于审美与艺术的特殊本性——意象呈现。

⑤意象呈现是内在的自由生命借助于外在形象所进行的自我建构。正如吉尔伯特、库恩在《美学史》中断言的:“它体现了人们创造象征和符号的独特而神奇的力量。”区别于“超验表象的思”(宗教)“纯粹的思”哲学黑格尔把它称之为 “感性直观的思”。而且,在外在世界不再引起宗教的神秘联想之后,确实已经隐秘地进入了审美与艺术的情怀寄托。它代表着:当今生命中难以解决的东西,都首先可以在审美与艺术中得以象征性地解决,昔日宗教的神奇作用当今也已经被审美与艺术取而代之了。



2 16


⑥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意象呈现并不是我们日常所常见的维系于客体、维系于现实。意象呈现维系于主体、维系于精神生活,是由客体形象与自由生命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关系,是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异质同构,是意在将人类的精神生活凸显而出,也将人之为人的无限本质和内在神性凸显而出。因此,应该是一种象征呈现。劳·波林曾经说:象征,就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中国人也常感叹“形象大于思想”。事实上,就是因为它呈现的是主体内涵,是生命的对象物,而与赋予形象以意义无关,也与充当形象的注脚无关。

⑦由此,不难发现,所谓意象呈现,作为象征,其实就是人类精神生命的进化的强大杠杆。人类正是通过意象呈现而拥有世界。意象呈现是生命的庆典。通过意象呈现,我们从物的世界迁徙到意义的世界,从功利的世界迁徙到虚无的境界。意象呈现即最后的救赎之物。而现在我们最大的失败也正是遗忘了这一点。语言已经被物化了、工具化了。意象呈现也因此而隐遁不见。因此,我们现在所应当去做的,就是让意象呈现超出自身而指向另外的东西,呈现出意象背后的无名的真实的东西、高于生命的东西、高于死亡的东西。借助于它,我们得以亲近自然而毋需跋山涉水,并且可以在精神上回到自然中的人的自然。

⑧由此,意象呈现为什么能够达成审美救赎?应该说,也就一目了然了。由此不难发现:过去以情感来区别审美与艺术,是错误的。艺术的核心不是情感,而是意象呈现,也就是象征。

(有删改)

1 第①段引用黑格尔的话有何作用? 2 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3 下列对“意象呈现”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A . 意象呈现与“超验表象的思”“纯粹的思”等概念借助神秘联想相互关联。 B . 意象呈现只是一种符合表现,传达客体内涵,是现实的异质同构甚至图解。 C . 意象呈现维系于主体,意在凸显人类的精神,实际上应该是一种象征呈现。 D . 意象呈现是替代宗教的救赎物,使得人类在精神上回到自然中的人的自然。 4 对第③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运用连续的追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深入思考问题。 B . 两组追问形成对比,突出本文探究的主要问题,从而引出下文。 C . 本段追问体现了对审美与艺术一般特性与特殊本性差异的关注。



3 1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59c04e556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