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3-02-22 11:2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潍县,墨竹,题诗,赏析,原文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

题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赏析一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公元1746~1747(乾隆十一至十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一二两句托物取喻。第一句 衙斋卧听萧萧竹 ,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 疑是民间疾苦声 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三、四两句畅述胸怀。第三句 些小吾曹州县吏 ,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 父母官 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 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 父母官 们紧紧联系在一起。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的。

鉴赏二

这是一首题画诗,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表达了对民众的忧

1




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由于画是送给上司兼长辈的,因此语多谦逊委婉之辞。

首句点明身份与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 衙斋 即衙门中的静室,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 官邸 府第 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中,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埴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从中见出本属嘈杂冗浊之地的官衙竟然如许优雅,诗人自己的风雅本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按照常理写法,既如此开篇,以下就极易流为吟风弄月之作,但第二句却出人意料地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 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他在任期间确实也是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官污吏的直接利益,被诬告罢官。

诗人极为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常用诗文点题,将书法i只穿插F画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纯以白描手法作诗。但时日以比喻、双关的手法穿插其中,以诗提升画的意境,以画增添诗的韵致,相得益彰。

(/gushi/)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5a6cbb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