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教育

2022-04-10 19:2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教育》,欢迎阅读!
奴隶社会,原始社会,教育

第一章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



原始人群时期

氏族公社时期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2教育的起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 教育内容



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原始宗教、艺术和军训

产生的原因/条件:

生产力的提升有了富裕的产品 有了专门的教与学的人 文字的出现





1)产生教育现象





出现了学校的萌芽

只是萌芽,并不是正式的学校

机构

庠:养老兼教育的场所教育的任务重在德教) 成均:五帝时期,实施乐教之地

庠有上庠和下庠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母系氏族公社处于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具有比较典型的形态,故此时期的特点代表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 4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5、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男女是平等的,差异在于生理、体质)

6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夏朝

序:设立在王都

教育 议政 祭祀养老 教育是其重要职能)

奴隶主贵族

内容:宗教教育 明人



校:设立在地方乡学 军事训练与习武

平民(有人生自由,非奴隶)

内容:思想教育军事 礼乐、书(阅读识字)数(计数)

内容:

(政治、伦理、道德、礼仪)(诗歌、音乐、舞蹈)(射箭)(驾驭马拉战车)(文字读写)(算法)



商朝 学:设立在王都 大学瞽宗(机构):乐教 礼乐 小学





西周

育(7 前) 管理者:司徒

内容: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 特点:明显的计划性 初步的利益规则 重男轻女 初级的数、方位(东西南北中)、时间的观念

女德(女子)



国学:设立在王都 大学内容《诗》《书》礼乐为重 育(7大司乐主持 后) 小学(学限7年)内容:德行艺仪 管理者:大司乐

乡学:设立在地方 只设立小学(没有权利设立大学) 大司徒管理

特征:学在官府 体现:

政教合一 官师合一

出现学在官府的原因: 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5be849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