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同年龄段称谓

2022-06-18 09:56: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不同年龄段称谓》,欢迎阅读!
年龄段,称谓,古代,不同



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

1 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 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 4 龆龀tiáo chèn: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5 垂髫tiáo: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 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8 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9 及笄jī):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0 束发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大戴礼记·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1 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2 弱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13 而立: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14 不惑:四十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15 知命: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16 耳顺: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17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18 dié)七十至八十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19 耄(mào: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20 期颐:一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孙稀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09308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