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受辱》阅读附答案

2022-03-21 01:4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仪受辱》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
张仪,受辱,答案,阅读

《张仪受辱》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张仪①受辱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②,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③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既相秦,为文檄④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⑤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⑥且盗而城! (选自《史记》 【注释】 张仪:与苏秦同为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②学术:学习游说之术。③醳(shì):通“释”,释放。④檄(xí):征讨的文书。⑤而:你的。⑥顾:却,反而。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

(1)门下意张仪 ( ) (2)掠笞数百 ( )

(3)为文檄告楚相 ( ) (4)我顾且盗而城!( )

小题2:下列各项划线的“以”字与“苏秦自以不及张仪”中“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B.我以日初出远 C.卷石底以出D.太医以王命聚之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 ⑴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⑵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⑶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小题4:张仪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天下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这归功于他不凡的精神品格。请结合文章具体情节,析张仪主要性格特点。(至少两方面,4) 参考答案:

小题1:(1)怀疑(2)用竹板打 (3) (4)将要 小题2:B

小题3: ⑴张仪贫穷且没有好的品行,一定是这个人偷去了宰相的玉璧。 ⑵假使从前我不做这个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了。 ⑶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小题4: 示例:张仪被诬陷后,受到鞭笞,但他并不屈服,可见他是一个顽强不屈的人;张仪受辱后,得知自己的舌头还在,便心安的说“足矣”,可见他是一个乐观自信的人;张仪为秦相后,公开告诉楚相将要攻打楚国,可见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写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写出划线字得1分,有简要分析,3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意”在古文中另有“心情”“表情”“内容”的意思,本句是“怀疑”“笞”是名词动用:用竹板打;“为”意思很多,在名词前一般作动词谓语,本句中为“写”“且”另有“况且”之义,本句中为“将要”


小题2: 试题分析:“苏秦自以不及张仪”中的“以”是“认为”的意思,B句中的“以”用法相同。A句中的“以”是“因”C句中的“以”是“从”D句中的“以”是“凭借” 小题3:

试题分析:注意解释清楚关键词,第一句中“行”为“品行”“盗”为“偷窃”“相君”指宰相。第二句中“向”为“原来”“为”为“干、做”“斯”为“这”“役”为“差事”“则”为“就”“久”为“很长时间”“病”为“贫困潦倒”。第三句中“非”为“不能”“熙”为“开玩笑”“反”为“反而”“取”为“自诗”“病”意为“无趣” 小题4:

试题分析:理清文中的情节,找到人物的言行表现根据其性格特点,如“掠笞数百,不服”表现其坚强,如“心安的说‘足矣’”表现其乐观开朗。



搜集整理 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1dff8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