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最新时评文章摘抄300字

2022-08-11 23:4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民日报最新时评文章摘抄300字》,欢迎阅读!
人民日报,摘抄,时评,文章,最新

人民日报最新时评文章摘抄

在浩瀚的历火长河面前,每个观赏者都是年轻人。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传递厚重历火的同时,又能让每个人感同身受到养心殿品鉴乾隆手书福字,行至慈宁宫花园庙会尝尝老字号小吃,听着悠扬的中和韶乐迎接新春 这样的场景,不在电视剧里,而是在故宫博物院近H推出的 贺岁迎祥 禁城里过大年 展览上。展览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将原本 养在深闽人未识或可远观不可近玩 的文物重又赋予了鲜活模样,令历史的呈现活色生香,给参观者一种代入感。

近些年,营造代入感成为博物馆策划展览、开发IP衍生品的关键词。《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综艺节目采用场景式的讲述方式,带动了一轮又一轮文物热;翻开故宫出版社的互动解谜游戏书《谜宫 如意琳琅图籍》,读者能走进一段进宫寻宝的文化冒险之旅;用故宫彩妆描眉梳妆时,还能近距离欣赏包装上的《千里江山图》博物馆不光展出内涵丰厚的文物,还在成为普通人文化生活链条中的一环,为满足人们口益增长的关好精神需求,提供可亲可感的文化服务。

有人说,新技术的使用、新概念的包装只是让更多年轻人走进了博物馆,对中老年一代吸引力不强。可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面前,每个观赏者不都是年轻人吗?一般观众平日里很少会为了一份颜真卿的真迹、一只明代御窑的瓷碗走进博物馆。皇宫过大年、逛庙会等参与门槛相对较低的文化


活动,很可能成为他们与文物深度接触的一次难得契机。历史很厚重,观众很年轻,我们在思考的是,如何去传递这样的厚重,同时又能让每个人感同身受。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同时也是开发利用的创意之源。对博物馆来说,在策展模式、连接大众方面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激发内生活力,从活起来 到火起来。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在文化中找一个离生活最近的方式,在生活中给文化留一席之地,置身其中的感觉将越发美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3cf3f7c2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