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体

2022-12-26 13:4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营体》,欢迎阅读!
经营

.

企业内部的经营体是指建立在企业内部的“个体化的经营实体”,是一种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管理手段,是将工作内容分解落实到相对独立经营和核算的较小的实体上,通过绩效与奖惩直接挂钩以及经营体之间的竞争效应发挥人员的潜力,提高经营绩效。只要是投入产出可以量化计量的业务环节,都可以划分出经营体。如生产、采购、销售、维修服务、质量检验等等。

建立企业内部的经营体,是将市场运作机制引入到企业的内部,使企业内部的每个员工都成为经营者。经营体的引入对员工的观念和思维转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变被动完成工作任务为主动思考有效的经营方向和工作方法,同时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和竞争意识。

经营体的管理模式也存在着一些缺陷,诸如较多地关注短期效益而相对忽视了长期利益,较多地关注局部优化而相对忽视了整体效益,较多地关注经营体内部资源的效率而相对忽视了公司公共平台资源的充分利用,较多地关注个体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和潜力挖掘而相对忽视了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较多地关注局部绩效的提高而相对忽略了对公司的品牌形象、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的提升和维护等等。

经营体的概念可以延伸到职能或业务部门、业务单位或事业部。其实质是在发挥企业整体资源优势和充分挖掘局部资源潜力之间进行的权衡。对应到企业的管理,就是我们经常面临的一些问题,管控模式、组织结构、责权划分等体制问题,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研发管理、服务管理、品牌管理等管理模式问题。 对农村的生产组织模式的分析,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农村的生产组织模式是成立公社规模生产好,还是包产到户承包经营好的。生产工具如果只是锄头和镰刀,组织起来的人们和各干各的区别不大,反而会因付出和所得的不平衡影响劳动的积极性,包产到户承包经营好;如果土地资源只是零散的分布的小块耕地,大型农机的使用从效率和成本上说还不如使用简单工具的个体劳动,包产到户承包经营好;如果市场需要的是多种农产品,即使有大块的土地还是要合理划分成较小的区块用于不同的产品种植,包产到户承包经营好;如果农户的技能单一,想要种植多种作物也不可能,包产到户承包经营好;如果没有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想要增产增效是很困难的,包产到户解决不了问题了;学习、掌握和应用了农业技术成果,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农民也不需改变思维提高技能;山那边的地是由这边的农户每天往返去种,还是包给上那边的农户种,这是管理模式和责权划分的问题;要不要在外地买些土地,在当地种植和销售以减少运输成本,或是种植适应当地市场或土地条件的农作物,这是战略发展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决策主要取决于资源的状况,你有什么样的生产工具和设备、什么样的土地、市场需要和你能生产什么样的农产品、农民的技能水平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科研成果可以利用、你能不能改变思维学习掌握新知识和应用新技术、你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你的发展战略是什么样的等等。

企业要重点考虑以集中方式管理企业的发展战略、品牌形象、产品研发、客户服务,考虑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质

,.


.

量管理等的集中管理平台的建立,以确保公司经营安全、综合优势的发挥、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高效的运作。

决策的依据离不开对企业资源情况的整体综合考虑,决策的质量和可行性相比可行性更重要;影响决策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比内部因素更重要。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4d5ce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