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应明《菜根谭》“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023-12-27 06:4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洪应明《菜根谭》“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欢迎阅读!
菜根谭,花开,卷云,天外,明《

洪应明《菜根谭》“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句话其实出自《菜根谭》。作者洪应明生活在晚明万历年间,这是一个思想文化开放多元的时代。文人士大夫日常喜爱参禅论道、交友雅集,儒释道三家的学说也在此交融汇聚,因而不少著作中都体现出这一痕迹。就比如《菜根谭》里多禅语。

禅宗讲究空灵清寂、圆融自得的意境。正如我们开篇说到的这一则,面对得与失、去与留、宠与辱、喜与悲,都用平常心对待。在禅宗洪州宗一派看来,“平常心是道”。这一派的祖师——马祖道一这样阐释:“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凡圣。”也就是保持一种安宁平和的心态,既不斤斤计较,也不虚荣攀比。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也不汲汲于名利。悠然自得,宠辱不惊。

庄子在《逍遥游》中也写过:“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而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得也是同样的道理。

禅宗善用天地自然来阐释哲理。《菜根谭》这一句中的“庭前花”“天外云”就象征着人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庭前的花总有盛开和凋零的时候,人生也如此,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顺境时不得意忘形,低潮时不自暴自弃,花开花谢总有时,放下心里的执念,顺应自然,让生命跟随天道。因为逆境之后总会迎来重生。诗词里也常常写道相似的句子,比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比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云是一种不成形状,没有根基的东西,它只会随着风的方向,到处飘荡。对于地上的人来说,天外的云是自由的。“自由”,就是心无挂碍。

道家也谈自由,庄子的“逍遥游”描述的就是一种“无凭无借”的至高境界。这一点,儒家也表露过。虽然儒家思想一直讲求入世,但《论语》里也提到,孔子认为人活到七十岁就该达到“从心所欲不


逾矩”的自由状态。素来有“诗佛”之称的唐代诗人王维写过一句诗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展现的意境与此处有异曲同工之妙。《坛经》里也说“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当然,思想上的自由,不是肆意妄为的意思,恰恰相反,它需要摒弃欲望杂念,富贵乡、名利场,多少追逐者最后为贪财逐利而亡。不如泡一杯清茶,坐在庭中闲适地赏花看云,滚滚红尘浮华过眼,哪里比得上优哉游哉地豁达从容更自在呢?

最后,让我们再静静体会这一句格言: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万物都在心上,又都不在心上的感觉是不是非常美妙?祝愿大家都有一颗平常心,对待人间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52ae275b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