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意象的含义

2022-11-01 23:1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月亮”意象的含义》,欢迎阅读!
月亮,意象,含义

月亮意象的含义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 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 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 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 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

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

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 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 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 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 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 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 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 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 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

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 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 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 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 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 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 (李白《长相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白《月下独酌》);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女口:露从今夜白, 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李 ”(李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


(王建《十五夜望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

泪”(范仲淹的《苏幕遮》);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 画帘头,长是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 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 恨君 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采桑子》);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 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

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 举。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 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 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 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皆因月起。若无 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 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通读全诗,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 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 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

2 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出现,常常将诗人的内心悲苦上升到一个极 境界。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 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人用 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极度悲凉的情景,令人读到此句便感 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 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 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其它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不还有很多:如

叉闻子规啼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5cd3c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