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022-12-19 19:0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欢迎阅读!
物是人非,事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回忆说:

“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

这情景似乎如见,李清照问即将远行的赵明诚:如果遇到兵乱了怎么办?赵明诚招手回答:跟着大队一起走,万不得已时,丢掉辎重,再不行,丢掉衣被,再不行,丢掉书册卷轴,实在不行时,丢掉古器,那些宗器级的珍玩,到死也要自己抱着。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金石人生)

总算后来南宋建国,李清照在南方安定了下来,但李清照时时都要面对两种苦痛: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意图)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一看,日色已高,我却无心梳洗打扮。落花之香,会染香尘土,陆游《咏梅》会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里的“风住”,其实也在暗示词人现在已到人生的暮年,风住了,花落了,只余下了尘土的余香了。此时的她,被现实的


风雨吹打得“浪荡无依”,在现实的困顿之中,她的苦闷可想而知,于是,她“日晚倦梳头”。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满目所见之物,都跟之前没有区别,但眼前之人,已不是旧时之人,伤心的人,痛心的往事,都令我愁肠百结,想要说点什么,还未开口,我就已经泪如雨下。到这个时候,词人所藏金石器物已丢散殆尽,甚至睹物思人的悲伤对于词人都成了奢侈,日常的一切平凡事物都让她回想起以前的时光,“物是人非”,万事俱休的悲伤都让她不由悲从衷来,泣不成声。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我打算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算是散散心吧。这是平凡人的生活,她也需要给自己的情绪找个出口,去划划船吧。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可是,我真的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恐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舴艋(读zé měng)舟,指的是小船,因为小船两头尖尖,像蚱蜢的样子,所以叫蚱蜢舟。称蚱蜢,形容船小,因为船小,所以担心它载不动词人心中的忧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人赋予了“忧愁”以重量,比喻何其新颖。在诗词中用运用比拟,是常用的手法,然而要用得新颖,却并不容易。比喻通常的做法是将精神化为具体的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这里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了重量,船载不动,但这船来得并不突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6a088b9d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