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及投资热点

2022-07-19 12:4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十三五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及投资热点 》,欢迎阅读!
投资热点,中国,趋势,互联网,金融

十三五中国互联网金融开展趋势及投资热点

互联网金融放到现在来看,确实算不得什么新鲜词汇,甚至其在过去的几年当中还扮演着并不是很光荣的角色。

但是,前几年的互联网金融在有些人看来仅属伪互联网金融,即便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早早被宣扬开来,却并未出现太多实质性的推进,直到2016科技巨头的大规模涌入,互联网金融才算正式起步。

最近关于互联网金融有三个重磅消息,小米联手新希望集团发起成立的四川希望银行获批;富士康推出网贷平台“富中富〞,称五年内IPO;百度公司宣布,前陆金所执委黄爽加盟百度,任副总裁一职,负责百度金融效劳事业群组〔FSG〕的消费金融业务。

至此,国内互联网巨头都纷纷在互联网金融下得重注。不过,互联网巨头看似一窝蜂似的布局互联网金融,但是相比起去年的网络P2P公司而言却更为沉着理智,同样也各有侧重,展现的是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行业的真正创新之处。

一、互联网金融垂直化

——产业链金融

垂直化经营是互联网行业迈入精耕细作阶段的标志,相比拟传统金融行业所强调的逐利性,互联网赋予了金融更多的可能性。

而垂直化的标志就是产业链金融的诞生,虽然前有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推出过一些针对某一特定产业的链式金融,但是并不具备普遍性。互联网金融垂直化所承当的正是产业链金融的全面普及重任。

金融是效劳于实业的,而垂直化的互联网金融显然具备更多的行业化思考,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扶持产业开展,形成互惠互利,从而防止陷入传统金融行业的“唯利是图、嫌贫爱富〞的困境。

这样看来金融效劳垂直化的好处颇多,更多考量维度、更客观、更加符合产业现状的运作模式等等,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魅力就是如此。简单来看,互联网产业链金融其实就是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快的集中展现。

二、“支付金融〞泛化为消费金融

所谓“支付金融〞,就是依靠最初的网购支付带动,有人认为这是互联网金融的发源地,主要以电商平台,阿里支付宝、京东支付等为首;而后来的百度钱包、微信支付也可以算作是支付金融范畴。

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开展,其所涵盖的范围也是与日俱增,出行、餐饮、住宿、旅游等等行业在互联网化,这也让“支付金融〞开始泛化为消费金融。

正因为消费金融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其具备更强的用户粘性,并且能够依靠

.


金融效劳拓展更多的业务,“支付〞为核心的消费金融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占据了最大的一块蛋糕,目前,将消费金融作为主营业务的蚂蚁金服高达600以美元的估值,即便是体量相对很小的京东金融估值也有610亿人民币的估值。

三、互联网金融投融属性被标准

作为全新的社会化投资渠道,P2P网贷平台以高收益、高效率、低门槛受到了很多中小投资者的欢送。而藏匿在P2P网贷平台高收益诱饵之中的高风险鱼钩却被缺乏理财知识的网民投资者选择性忽略,以至于出现了很多血本无归的案例。

相比于互联网消费金融以及互联网产业链金融,互联网P2P平台的产业布局属性已经被无限削弱,而是将投资的直接收益放在第一位。那基于P2P网贷平台的这种投融特性,在未来,网贷行业也许会有以下开展:

首先,鉴于P2P平台的高风险特性,其定会针对投资者设定一个像私募这样有准入门槛的机制〔当然不能太高〕。一定的投资门槛既能够将抗风险能力低的“小散〞筛除,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资金的多元化投资要求。

其二,网贷平台应该设置一定的存贷比、存款准备金率等类似传统商业银行的制度,使得平台遇到挤兑等紧急问题时,有一定的风险抵抗能力,不至于因为恐慌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再现去年的P2P平台倒闭潮。

第三,互联网金融的投融属性将会激发资本“赌性〞,因此标准、量化投资将成重点。网贷平台往往会因为高收益的压力,而选择一些高风险的投资标的,但是网贷平台毕竟不是VC,即便一味追求高收益,其也需要进行严格的风控。

四、互联网金融成为技术革新的前沿阵地

技术创新是功能创新的根底,传统金融行业往往将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放在首位。互联网金融因为处于不断变革的创新期,具备更多的应变基因,所以对于新技术,互联网融并不像传统金融行业那样排斥。

新技术一:大数据

互联网金融目前已经开始不断融合大数据,运用大数据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资金的流入流出,以及用户的消费行为。目前很多经济预测模型都以“理性人假设〞作为根底,但恰恰在日常的生活中,人的决策充满了感性因素。而大数据通过决策主体的海量数据进行抽象化分析,从而能够得出更加精准的行为预测结果,具体反响在互联网金融上,就是更聪明:效劳体验好,风险更低。

新技术二:区块链

前段时间有人高喊“比特币已死,但区块链永存〞,而区块链技术的价值也正在被国际社会接受,20159月份开始,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瑞士联合银行在内的42家银行参加R3CEV区块链联盟,让一直游离在主流金融行业边缘的区块链的位置正在被扶正。

.


在未来,或许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还会继续竞争,但大趋势是,传统金融行业将被管道化,成为资金流动的“水管〞,就如同现如今的电信运营商已成为事实上的流量通道一样,互联网金融那么是终端效劳商,即“水龙头〞。只不过对于金融这种关系利害的行业,条路可能会走的异常艰辛。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77e15db2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