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叙事

2023-03-05 20:3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生物教学叙事》,欢迎阅读!
生物教学,叙事,初中

初中生物教学叙事



考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是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体现课程本身的性质。这一基本理念要求生物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生物学思维方式,用所学到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去解决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也不要把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不能剥夺学生的任何一次思考的机会。在学习单克隆抗体的内容时,课堂中出现了以下的场景:教师:大家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在动物发生免疫反应的过程中,体内的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达百万种以上的特异性抗体,但是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我们如何获得单一的抗体?请大家思考,可以进行讨论。学生甲:用一个B淋巴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得到细胞系,就可以获得单一抗体。(很自信)学生乙:如果真的是这样,单克隆抗体的内容应该在动物细胞培养之后就介绍,为什么要放在动物细胞融合之后呢?我还没有一个充分的理由,但总觉得有点不对。教师:大家的思维很活跃,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积极的思考问题,这样我们的收获才会最大。那位同学再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丙:我认为甲的说法不可行,因为要得到单一的抗体,用单个的B淋巴细胞进行细胞培养要经

1 3


历两次生长危机,而每一次生长危机只有极少数的细胞能够保留下来并继续传代,单个的B淋巴细胞要得到细胞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家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最后大多数学生同意丙的看法。)教师:既然大多数同学都赞同丙的说法,那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保留意见的同学我们还可以在课下继续查找和搜集资料,看看是否可行。(学生们完全进入到探究问题的气氛中,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学生丁:B淋巴细胞能产生单一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要是能象癌细胞那样无限增殖就好了。(学生们点头,又进行讨论)学生戊:我想到了刚才乙说的话,既然把单克隆抗体的内容安排在动物细胞融合之后,很可能用到细胞融合的知识。所以我想是不是把B淋巴细胞与癌细胞融合,这样融合细胞就既能产生单一抗体,又能无限增殖,我们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单一抗体了。(全班想起热烈的掌声)一个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这样突破了。课后,我认真地反思了这节课,到底什么样的课是一节成功的课?难道只有按照事先准备好的环节来上并且达到了教师自认为满意的程度才算是一节成功的课吗?一节完整的课与学生的思维碰撞后获得的惊喜相比,哪个更重要应该是显而易见的。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我们需要的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生物学科中,进一步突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并科学探究置于核心地位。那么我为什么要限制学生思维呢?有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926d13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