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艺术手法梳理

2022-04-16 07:19: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宋词选读》艺术手法梳理》,欢迎阅读!
选读,宋词,唐诗,梳理,手法

南渡高中2015级高二语文阅读材料 姓名: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艺术手法典型例句归纳

一、诗歌的艺术手法知识体系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设问、反问、起兴、用典、对比、象征……(划线的也可看作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对比,烘托(衬托——正衬 反衬 映衬),象征(托物言志),反衬(以有情衬无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动衬静),动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虚实结合、由实入虚、从对方写起),前后照应,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描写手法:渲染、白描、动静、色彩、正面、侧面、细节、场面、感觉……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情景相生、缘情写景,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即事感怀、借古讽今、以古鉴今、怀古伤今)

结构特点:起承转合、总分(总起分承)、奠定基调、铺垫、呼应、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二、典型例句——宋词部分

1.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反衬了闺中女子的哀怨。

2.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情,感情表达得真挚而强烈。

3.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的尾句“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运用以景结情的结尾方式,含蓄深沉。

4.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的上阕“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顺序上用的是倒叙手法。

5.晏殊的《破阵子 春景(燕子来时新社)》中“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都是写静,第二句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

6.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修辞,达到了化无形为有形的效果,让人觉得愁之缠绵、悠长可见可感。(这样的典型例子还有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的《如梦令》“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西厢记》“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秦观《踏莎行》“砌成此恨无重数”。贺铸《横塘路》“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下阕“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般理解为写旅人想象中的女性对他的思念,用的是从对方写己方(虚写的一种类型)的手法。【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用的也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更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苏轼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借设想亡妻思念自己来表现自己对亡妻的深刻思念,用的也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

7.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得景深情深意境深,写“庭院深深”是为了衬托闺怨(伤春之情)深。

8.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典型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编写:虞俊峰 审核:王志岚

1


南渡高中2015级高二语文阅读材料 姓名:

9.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中“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写阔大秾丽的秋色,衬托浓烈的思乡之情。“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运用以无情衬有情的手法,衬托浓烈的思乡之情。【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也是以无情衬有情,水流逝,情正浓。而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中“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则是用以有情衬无情的手法咏叹春去不返。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以有情衬无情,表现物有情而人(世事)无情,写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山形依旧枕寒流”也是以有情衬无情。

10.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有双关含义,既指自然风雨,又指人生风雨,联系前文“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对比手法,可看出作者借题发挥,以曲笔直抒胸臆的意图。

11.苏轼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首悼亡词,按梦前—梦中—梦后的顺序记叙,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在一起,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12.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用互文修辞,要结合起来理解;后者还运用反衬,用双飞燕反衬独立之人。

13.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楼台”“津渡”“桃源”“杜鹃”“斜阳”“郴江”“郴山”“潇湘”等意象都具有象征意味。

14.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词。联系全词看,上阕“驿外断桥边,寞寂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写梅的凄苦困厄的处境,是对下阕写梅高尚坚贞品格的反衬。作者将自己忧国伤时、坚守节操的情志寄托在梅的处境和品格之中。

15.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通过用典(截用杜牧诗句)来对比表现昔盛今衰的伤心怀古之情。“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用拟人手法,写出人们对残酷战乱的厌恨。

16.姜夔的《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中“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庭院深深深几许”,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都运用叠音手法,使音韵和谐,感情深刻。

17.辛弃疾的《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运用了比兴手法。

18.辛弃疾的《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中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清秀之景在词人眼里引起“愁”“恨”,是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下阕“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用典,是说自己不学张翰秋风思归,鄙弃许祀求田问舍,以反衬自己的复国之志。“树犹如此”用典,是说自己年华虚度,壮志未酬。

19.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中用绚烂的元宵灯火正衬妇女们的欢乐,又用这两者反衬“那人”的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这个女性形象即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20.辛弃疾的《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中“爱上层楼。爱上层楼”“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既是反复,又是顶针(顶真)



编写:虞俊峰 审核:王志岚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97d82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