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个人幸福指数的因素

2022-04-11 15:27: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影响个人幸福指数的因素》,欢迎阅读!
因素,指数,影响,幸福,个人

影响个人幸福指数的因素

概念:幸福指数即幸福感指数。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研究对象:自己 研究结果:

就我个人而言,我感觉幸福指数并不是很高。010为标准的话,自身评估应是7 1.主观因素

1)人格特征。性格方面,我个人偏向于内向沉默型,缺少与人的沟通交流,尤其是在遇到烦恼或困惑的时候。而通过对他人的观察,尤其是那些幸福指数高的人,在性格方面,往往是活泼外向型,善于亦乐于与人沟通交流。就我个人而言,内向性格应是使我个人感觉自己幸福指数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自尊。我个人在自尊方面,应是受内向性格影响,属于低自尊人群。偶尔会有些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到幸福感指数。而研究也表明,自尊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预测作用较强,高自尊的个体对自我持肯定的正向评价,普遍认为自己比较出色,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缺点,对自我较为满意,自我接纳与和谐程度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较多,消极情感较少,因此幸福感体验较高。低自尊的个体则


与之相反。

3)应对方式。问题解决、求助、合理化、发泄等应对方式均与幸福感都存在关系。使用问题解决、求助和合理化方式多的个体,幸福感水平较高,使用发泄、退避和不良情绪应对方式多的个体则幸福感水平较低。而在应对方式方面,我个人还是解决、求助和合理化居多,这应是提高我个人幸福指数的一方面。 2.客观因素

1)学业满意度。在学业方面,自我感觉自己的付出还是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虽只是中等水平,却自知他人比自己付出更多。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也时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对于学习环境,也还是满意的。所以,学业方面,总体还是非常满意的。自我感觉学业满意度应是对于我个人感到幸福的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2)家庭因素。 就我的家庭方面,在经济条件上,虽算不上优越,却也能支持一般的日常开销,我也还是满足的;在亲密度上,尤其是自我渐渐成熟,感觉和家人的亲密度也渐渐增加,和家人呆一起时也感受到较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同时家庭的亲密度给予我的幸福感也补偿了我的内向性格导致的消极情绪而带来的不幸福。

总体而言,关于我个人幸福指数影响因素中,人格因素最重要,其次是家庭因素,再依次是自尊、学业满意度、应对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b8fb9b05087632311212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