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论文——秦始皇

2022-05-06 17:00:4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政论文——秦始皇》,欢迎阅读!
思政,秦始皇,论文

秦始皇的那些事

——论秦始皇之功过

杭州市育才中学初二三班19号学员思政作业,允许转载,请勿剽窃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有一个昙花一现的帝国,它虽然短命,但意义重大,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也是第一个真正中央集权的帝国。它就是秦朝,或者说大秦帝国。自古以来对秦始皇嬴政的争议就没有消停过。有人认为他罪大恶极,但也有人认为他有不小的作为,众说纷纭。但就我而言,我是赞赏他的。

首先,他不是个蠢蛋。他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是秦庄襄王之子,但秦与赵关系并不好,可想他当年质赵定然多磨难,这也练就了他的心智。他十三岁即王位,这时吕不韦正当宰相当得风生水起,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独揽大权。可以这么说,他这个王没有丁点儿实权。

后吕不韦献假宦官嫪毐给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而假宦官嫪毐也以秦王假父自居,在太后的帮助下被封为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建立了庞大的势力,是继吕不韦之后又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后来有个大臣向嬴政通报,嬴政十分生气,决定杀嫪毐。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后被打败,逃亡没过多久便被逮捕。秦始皇将嫪毐车裂,曝尸示众。不久吕不韦饮毒酒自杀。之后,嬴政又把太后,也就是他妈赵姬关进雍城的萯阳宫,还摔死嫪毐与太后所生的两个私生子。这时嬴政才二十刚出头,心智之缜密成熟与狠辣,却远非常人。连亲妈都敢关,还有什么他做不出?

军事方面,秦始皇主要由以下几条功绩:1、统一韩赵魏楚燕齐六国2、派蒙恬北击匈奴3、统一百越之地。

秦军当时被誉为虎狼之师,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止,首尾算入也不过堪堪十年,而就是短短十年,秦国就把六国都扫荡了一遍,平均一年半就把一个给灭了。虽说有奋六世(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六代)之余烈,但如果他是个像周幽王或是阿斗那样的,哪怕前人给他留的是美式标配百万雄军,估计也得亏空。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将屠睢和赵佗率50万大军,发动了征服岭南越族的战争,历时三年统一百越之地。此后秦始皇命中原向岭南地区大批移民。留守的将士和移民,除少数与中原移民女子结婚外,其余多娶越女为妻。他们为岭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手工业技术,为岭南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将岭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使越族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它对促进汉越民族的融合及岭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秦始皇,估计南方科技水平会大大落后于中原。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匈奴不敌,向北迁徙。为防止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征发大量民工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对巩固秦北部边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秦朝反击匈奴的胜利,是对匈奴贵族侵扰势力第一次最沉重的打击。 匈奴单于“头曼不胜秦”,被迫“北徙”十余年。所以汉初著名政论家贾谊说:“郤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桑弘羊也说:“经蒙恬反击之后,匈奴势慴,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

在政治方面,他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史记》记载,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还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第一,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觉得仅仅是做人间的统治者还不满足,还要当神。可见,“皇帝”的称号,乃是秦王政神化君权的一个产物。此外,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纳李斯的建议,取消了分封制,采用郡县制。这一制度在此后的众多朝代中沿用。至今,相似的制度还在使用。另外为了巩固统治,秦始




皇还推行了一系列举措:天子自称“朕”取消谥法;文书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文件上逢“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以上这些举措,目的都是在于突出天子的特殊地位,强调皇帝与众不同,强化皇权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秦始皇幻想借助这些措施,使他的皇位千秋万代地在其子孙后代中传续下去。可惜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秦帝国二世而亡,但这是后话。

秦始皇在经济文化方面也有很大作为,他统一了度量衡,令“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并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合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曾评价秦始皇:“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在西方,人们常把秦始皇与罗马帝王恺撒相提并论。大体说来,罗马帝国与秦统治时期的人口、面积差不太多。但比罗马帝国统治时间短,恺撒死后,帝国分崩离析。秦王朝则不然,这是秦始皇独具影响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个世界杰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几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上。

秦始皇大兴土木连年征战确实把民生搅得一团糟,但哪个王朝伊始之时不是如此呢?再说了,人家是第一帝,还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能做到这一步也很不错了。事实上,秦始皇比骂得最凶的汉朝皇帝好多了。汉朝统治者为了确立汉朝的合法性,大肆宣扬秦朝的“暴政”,其实汉朝建立初期,完全是秦朝的那一套,没有更改,直到汉武帝。例如,宣扬秦灭六国的残暴,从史书上看,没有看到任何秦军残暴的记录,倒是秦朝灭亡以后,在史书上第一次看到的屠城,项羽西屠咸阳、襄阳等,刘邦也有份。宣扬秦始皇残暴不仁,如“焚书坑儒”、大建阿房宫、长城、骊山墓等等。但从后来考古看来,”焚书“是有,但是所焚的书咸阳宫里都有备份,真正的“焚书”是项羽,咸阳宫三天不灭的大火,将中国历史、文化彻底割裂了,“坑儒”却不见得,《史记》中只有坑杀术士,但到汉朝就变成“坑儒”了,而且是在汉武帝以后,阿房宫经考古发掘,没有建成,只有一个地基。这样的还有很多,历史是由人书写的,其中夹杂着很多作者的喜怒哀乐,以及统治者的意志。秦始皇虽然有大功与中国,却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只因为后世的统治者和文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他的大肆攻击,后人读书也自然就接受了这些理论。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

总的来说,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施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他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c790d0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