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及管理转型响应研究

2023-02-13 06:2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及管理转型响应研究》,欢迎阅读!
演变,大城市,转型,响应,人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及管理转型响应研究

作者:王春兰 杨上广

来源:《社会科学2012年第12

摘要:城市人口空间结构的演变,为新型城市人口管理与公共服务提出新的挑战。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多中心城市结构显露出来,各类属性人口的空间分布也呈现较为清晰的城郊差异特征。城市空间规划失灵背景下城市管理服务转型问题突出,城市新二元社会背景下空间无差别化政策设计存在缺陷,管理服务存在空间错位以及供需不匹配。新型的人口管理不仅需要考虑人口的总量特征和结构特征,人口空间分布的演变态势空间差异也应成为城市人口科学管理必须加以考虑的基本要素。应构建集中管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公共管理新框架,建立城郊一体化公共管理与服务体系,建立人口空间响应性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关键词:人口空间;演变态势;治理问题;管理转型;上海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212-0071-11 一、引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社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相融合的动力机制下,中国许多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在融入全球经济城市体系进程中,其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呈现剧烈的演变态势。新的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结构分层和城市空间重构相结合,正塑造21世纪的城市未来①。人口空间演变是经济社会结构变迁在地域空间上最为重要的反映之一,它的重构、分异等演变态势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管理最受关注的现象之一。

1990年,以浦东新区开发为标志的上海开发开放,使得上海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迁,成为上海人口空间演变的根本原因。20世纪90年代,上海在退二进三战略指引下,进行了产业布局的调整,在内环线以内及周边地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适当发展污染较少的都市型工业,内外环线之间的地区主要发展第二产业,外环线以外的地区重点建设了第一产业和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结合产业布局调整,上海明确提出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和空间开始转向郊区,先后提出一城九镇“1966”等城市空间规划。

伴随着经济结构演变,上海人口增长和空间分布也在不断变动。上海市1980年代的第一波增长出现在中心城边缘地区,1990年代的第二波增长出现在近郊新建城区,而2000年以来的第三波增长则主要表现为外来人口增长重心转移到了远郊地区王振亮:《论上海市松江新城突进式发展模式的典型意义》,《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6期。。经过二十多年人口快速增长,其人口空间演变的发展动态如何?人口空间变动模式是否仍延续前期的特点,有何种新变化?人口空间演变带来何种问题?公共政策应该如何响应这种变化?本文即是利用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等相关数据资料,探讨上海人口空间演变的轨迹、态势和模式,揭示在全球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空压缩背景下,中国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规律,一方面,可以为国际上大城市人口空间相关研究提供中国的论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国新型大城市治理提供实践案例。 二、上海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格局态势 1.人口空间演变轨迹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执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剧烈的演变。1990年,中国实行了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这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珠三角转移到长三角,上海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也进行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这使得上海的经济社会空间结构发生了新的重构、分异与演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核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开始逐步下降,随之而来的是近郊地带的人口快速增长和城市形态的蔓延。虽然上海人口分布仍然高度集中于中心城区,但有向郊区扩散趋势。比如,从19902000年的十年期间,中心城区特别是内环线以内的核心城区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十年中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下降了4183/平方公里,降幅达14.9%;其中核心城区下降了23.3%,净减少了近40人。郊区特别是近郊人口密度迅速增长,10年中增长了428/平方公里,增幅达37.6%;特别是近郊区,增加了80.0%;远郊区人口密度变化不大,从1990年的882/平方公里上升到2000年的905/平方公里,增长幅度仅为2.6%,其中崇明县人口还有所减少(表1)。 2000-2010年期间,2010年全市人口密度上升为2000年的1.4倍。各环带的人口密度变动1990年代有所不同,核心城区人口密度持续降低,但环间城区人口密度由前一时期的减小转至增加,带动中心城整体人口密度小幅上升,同时近郊区与远郊区的人口密度上升幅度均比前一时期更大(表2)。2000-2010年中心城人口密度小幅上升了193人,其中核心城人口密度持续下降,十年期间每平方公里减少了5651人,环间城区每平方公里增加了1460人。郊区人口密度较1990年代更为快速地攀升,2000-2010年期间每平方公里增长了971人,增长率达74.7%。同期远郊区的人口密度增长幅度虽不及近郊区,但远郊区增长速度远超过其在1990年代的水平,由2.6%上升至64.3%1990年代旧城改造、产业外迁等因素推动中心城区人口快速减少,而2000年以来,旧城改造成本不断上升,步伐趋缓,同时环间城区的居住区位相对郊区优越,因此还是吸引了部分人口迁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c9abbd4afe04a1b071ded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