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鸟王倩倩

2022-08-16 03:0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父亲和鸟王倩倩》,欢迎阅读!
亲和,王倩倩

父亲和鸟王倩倩



大姜小学 王倩倩

一、教材分析

“父亲一生最喜爱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这第一句,就明白地告诉我们,父亲和鸟的关系不同平常。读着课文,你会感到父亲真是“神了”,他简直确实是一个鸟类专家,他的话和鸟的活动配合得那么默契,他和鸟是那么亲热无间,看起来一家人。 本文题目是《父亲和鸟》,但作者并没有写“父亲”是如何样爱护鸟或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叙述“父亲”对鸟的深层了解来表现“父亲”的爱鸟。课文通篇是“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从“父亲”的话语中我们发觉,他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明白林中有鸟,还明白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损害。“父亲”可算得上是鸟的知音了。而“知鸟”,不正是对鸟深深的爱吗?课文最后说,“我真快乐,父亲不是猎人”。多么稚气又多么纯真,谁说“我”可不能像“父亲”那样知鸟爱鸟呢?

不知你有没有这种感受:阅读本文,就像温习着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让你领会到人与自然本应是十分和谐、十分融洽。

反复诵读,用心品味,相信你对本文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存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一些词语说句子…… 三、教学难点 体会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关系。 四、教学时刻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中的插图,请你们看看图上的是什么内容? 2.到底谁说得对呢?让我们来看看课文是如何样说的吧。 (出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字认字 1.老师领读生字。

2.指名学生读生字,老师纠正错误的读音。

3.请学生注意本课中的前后鼻音及边音的读法,专门是方言区的人更要注意其读音。 4.请学生轻声认读课文,用笔标出不认识或是易错的字。 5.出示“喃”“嗯”“味”:让学生认读,并分析如何样才能记住它们? 6.指名分段认读课文。 三、分段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认读第一段。

2.第一段有几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3.请学生明白得什么叫“四海为家” 4.用“最喜爱”一词造句。

5.你想明白“父亲”是如何样爱鸟的吗? (引入后文学习。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出示多媒体图片,配置音乐老师范读课文第二段,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指名学生读,及时纠正发音及语气。 3.请学生自由读,老师指导。 4.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5.从哪儿看出父亲专门爱鸟?请学生回答。 6.“喃喃”一词是什么意思。

1 / 2


7.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8.让学生在明白得的基础上,把这一段再读一遍。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大伙儿看一下,最后一段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2.请学生回答:什么缘故我“快乐”父亲不是猎人呢?假如“父亲”是猎人又会如何样呢?

四、小结

1.老师总结本课的重难点,提醒大伙儿应该注意的地点。

2.布置作业:用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造句,要求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练习。 [2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请学生朗读复习课文。

2.请学生观看多媒体画面,结合课文把那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父亲”真了不得,让我们再把课文读一读。 二、谈感想

1.让学生谈谈学习本课后有什么感受。同时说说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自己以后该如何样做。

2.老师点评。

三、认读课文生字。

1.请学生到黑板上来默写生字,纠正。

2.指名认读课文后面“我会认”中的生字,并组词。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卡片。 4.出示“瞬时”:如何样读?同义词是什么? 四、学习写字

1.出示课文后面“我会读”的词语卡片,学生赛读,看谁读得准。 2.出示要求写的字,学生认读,交流记字形的方法。

3.教师在黑板田字格中逐字范写,并引导学生用手指跟着老师书空或在书桌上试写, 边写边引导学生注意字形特点。如: 并:注意第五笔是撇不是竖。

夜:注意中间的点不能出头,最后一捺要长一点。 喜:要写正,上边是“士”不是“土”,第九笔横要写长一点。 重:第二笔横要写长一点,中间一竖要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

味:可用分析形声字的方法关心经历,如“味道”用“口”品出来的,因此是“口”字旁;右边的“未”表示“味”的读音。

轻:提醒学生注意第四笔是“提”不是“横”,右上方不是“又”。可用熟字关心经历,如:差不多的“经”换成“车”字旁确实是轻重的“轻” 刻:注意左边第三笔是“撇折”第六笔是点不是捺。

“群”字注意第二笔“横”右边出头,左边“君”短右边“羊”长。 学生练习描红、临写。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d1e143b2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