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

2023-04-08 11:5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欢迎阅读!
主题活动,幼儿园,有效,实施,如何

202210月,国家教育部颁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深入贯彻《指南》,重庆市研制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操作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贯彻落实《指南》的观念、思想、原则、内涵,为保教人员实践《指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围绕《指南》对《手册》中的四个主题活动版块内容长大的我、中国风、丰收的秋天、喜气洋洋过新年进行四个方面的解读:主题活动构建指导思想、主题活动特点、大班主题活动内容分析、大班主题活动实施要点。 一、主题活动构建的指导思想

《指南》指出,实施时应把握四个原则: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所以,《手册》中的主题活动构建以《指南》的四个实施原则为指导思想。 二、主题活动的特点

1.预设充足。大班主题活动四《喜气洋洋过新年》中有充足的预设活动:游戏活动11个,有游戏、智力游戏、娱乐游戏、民间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等;学习活动29个,关注到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备选活动5个,兼顾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提供了丰富的备选活动资源。 3.关注生成。倡导教师在《手册》预设四个主题活动的基础上生成新的主题活动,结合节日、班级幼儿发展等建议生成新的主题活动: 《有趣的水》《我们的城市》《动物大世界》等;倡导教师在每个主题活动中关注幼儿兴趣需要及发展需要生成活动。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都有对教师开展生成活动的建议,给予了每位教师充足的创造空间及创造平台,供教师们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和特点进行创造性教学。

三、大班主题活动结构分析 (一)总体框架

每个主题活动的内容丰富,涵盖了主题说明主题目标主题网络活动资源1.活动安排-游戏活动、活动区活动、学习活动、生成活动;2.主题墙创设建议-主题墙的内容呈现;3.实施建议-实施时间、实施重点、社区资源利用、家园活动、生成建议;4.活动实例-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备选活动)。整体局部的建构,层层推进,清晰明确。 (二)各版块内容分析

1.关于主题说明。每个主题说明涵盖了主题建构缘由、主题建构线索、主题核心价值经验等内容。

2.关于主题目标。主题目标的建构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点:体现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中幼儿的发展。每个主题各有侧重。本主题侧重于科学领域;


本主题核心经验目标在前,其他经验目标在后;每条目标都围绕主题经验。而科学领域的数学认知活动的目标比较特殊,需遵循数学知识和幼儿学习的逻辑顺序。 3.关于主题网络。主题网络的建构特点:有预设的顺序,可灵活调整。可根据本园、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对二级主题进行调整:减少、生成。

4.关于活动安排。在实施活动时可关注三个方面:根据班级幼儿的发展可调整活动顺序;整合安排游戏活动、学习活动、活动区活动;学习活动中的主要活动涵盖了亲子活动、户外观察活动、集中学习活动,根据活动内容灵活选择时间进行,如利用游戏时间、集中学习活动时间、餐后活动时间、晨间活动时间进行。 6.关于实施建议。主题活动的实施建议包括了实施时间、实施重点、实施方式、社区资源利用、家园活动、生成建议等内容,每个主题活动选择的内容各有侧重。 四、大班主题活动实施建议

1.共同备课。两位教师共同备课,制定符合班级幼儿发展的主题活动计划,例如:在备课主题活动三《丰收的秋天》时,两位教师要仔细阅读主题活动三《丰收的秋天》的整体框架217页,根据《指南》中本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班级幼儿的发展情况,精选教学内容,确定本班级的具体的课程实施计划,计划中应有预设活动和生成活动。

2.画龙点睛。教师要明晰主题活动与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的关系。发挥主题活点睛的作用。如果把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作用比作,教师可先问问自己:这个内容可不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学习,如果可以,就没有必要用作主题教学。如果这个内容可以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学习,但有些独特价值不能体现出来,那么也可以通过主题活动来实施,但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将这个独特的价值发掘出来。主题活动要走出或者简单重复幼儿的自发学习经验,或者与其经验相脱离而导致因缺乏理解基础而不得不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误区,真正发挥它引领、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作用。

4.建立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主题活动的适宜性与有效性取决于几个要素的处理: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的确定,主题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运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否平等会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因此,在主题活动实施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多倾听幼儿的意见和想法,给予有效的互动回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7146d97ba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